【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非洲东部部分区域略图,图乙为肯尼亚北部东非大峡谷内某一湖泊及湖岸火山锥景观,图丙为内罗毕(海拔 1798 米)气温年内变化折线。
材料二 在养蜂生产中,蜂蜜可以大量集中采蜜的地方称之为蜜源地。近年来以肯尼亚为首的东非高原国家成为世界蜂蜜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地区,该地区的蜂蜜产量约占非洲蜂蜜总产量的 70%以上。
(1)归纳内罗毕的气温特征,并从太阳辐射和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区域主要国家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并说出该阶段主要的产业结构特点,并指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3)从自然的角度,分别阐述东非高原地区蜜源种类繁多和适宜快速繁殖蜂群的原因。
【答案】(1)特征:终年暖热(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原因:地处热带,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纬度低,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
(2)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以初级产品经济为主。措施:发展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缓解粮食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能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蜜源种类多的原因: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地势落差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复杂,植被(蜜源)种类丰富。蜂群繁殖速度快的原因:地处热带,气温高,利于生物快速繁殖。
【解析】
本大题以东非肯尼亚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气温特征及成因、区域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特点、可持续发展措施、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内罗毕的气温特征应结合图丙从平均气温和气温变化方面进行归纳。图丙显示,内罗毕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9℃~2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说明终年暖热(温和),气温年较差小。题意表明,内罗毕气温特征的原因应从太阳辐射和地形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内罗毕接近赤道,纬度低,太阳辐射年变化较小,导致气温年较差较小;材料信息表明,内罗毕海拔为1798米,海拔较高,气温相对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
(2)该区域主要国家经济落后,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因此目前该区域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即以初级产品经济为主。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应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进行梳理作答。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当地应发展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缓解粮食短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应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从生态可持续发展来看,应积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止生态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3)东非高原地区蜜源种类繁多应从生物多样性角度进行分析。纬度低,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好,利于多种植被生长;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复杂,适合多种植被(蜜源)生长,因此东非高原地区蜜源种类繁多。适宜快速繁殖蜂群的原因主要从热量条件方面进行分析。纬度位置低,图丙显示,当地全年气温较高,利于生物快速生长繁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A______;C_______。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_____半球、_____半球;C:____半球、_____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A点位于C点的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资金B.技术C.水源D.能源
【2】图示地区对沿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是
A.提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B.承接内陆地区产业转移及市场
C.为内陆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支持D.成为内陆地区商品出口的唯一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新疆和宁夏两自治区水资源统计情况表”(表格数据为多年平均值,单位: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水资源总量多于宁夏的原因主要是
A.多高大连绵起伏的山脉B.西风影响降水量大
C.省区地域空间面积广大D.湖泊多以淡水为主
【2】根据新疆水资源统计数据,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进行大型水库建设B.引用湖水灌溉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D.缩小种植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 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 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 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D. 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2】【2】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 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 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 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Ⅰ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Ⅱ是图Ⅰ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2)图Ⅰ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区域等温线图,其中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且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①、②的海陆位置可能分别位于
A.大西洋、欧洲B.亚洲、太平洋
C.地中海、亚洲D.太平洋、北美洲
【2】P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A.P处位于海洋,受寒流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
B.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
C.P处位于海洋,受暖流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海区
D.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每年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约19%被随时在田地上露天燃烧,4%被家庭燃烧,21%还田,用以制作沼气的不足4%。露天焚烧秸秆释放的各种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是华东和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为了制止秸秆露天燃烧每年都投放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但仍屡禁不绝。下图为我国某耕作地区秸秆露天燃烧量随月份变化图。
请解释图示地区秸秆燃烧量随月份呈明显双峰变化的原因,并为当地的秸秆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顶鹤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杂食性鸟类,是候鸟,其繁殖地在东北亚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3月返回繁殖地。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图甲)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研究表明,丹顶鹤最偏爱稻田和草滩,其次是芦苇地(见表乙)。
(1)说明丹顶鹤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时偏爱稻田的原因。
(2)与稻田相比,推测芦苇地更有利于丹顶鹤越冬的条件。
(3)鄱阳湖也是丹顶鹤的越冬地,但丹顶鹤数量极少,试分析其原因。
(4)近年来,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部分丹顶鹤不再南飞越冬。推测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