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材料一: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丁、黄淮平原区丙、东北低产区甲、西北干旱区乙。

  材料二:

  根据材料回答:

(1)

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排列顺序一致的是

[  ]

A.

甲、乙、丁、丙

B.

乙、丁、丙、甲

C.

丙、甲、乙、丁

D.

丁、丙、甲、乙

(2)

生产规模最大和最小的是

[  ]

A.

甲、丁

B.

乙、丙

C.

丁、丙

D.

甲、乙

(3)

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是

[  ]

A.

甲、丁

B.

乙、丙

C.

丁、丙

D.

甲、乙

答案:1.A;2.B;3.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四川省邻水中学高2009级地理第五次月考试人教版 题型:043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

  材料三 最近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亿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地区,当地是如何治理低湿地的?航天育种大有潜力,试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8年~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 题型:综合题

(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顶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是草木都尽,旱甚,霸水将竭,井多污水。”百姓嗷嗷待辅,“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槁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⑵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河、黄河、_______河。(4分)
⑶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 题型:综合题

(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顶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是草木都尽,旱甚,霸水将竭,井多污水。”百姓嗷嗷待辅,“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槁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⑵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河、黄河、_______河。(4分)

⑶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全国1卷高考文综试题 题型:综合题

(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顶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是草木都尽,旱甚,霸水将竭,井多污水。”百姓嗷嗷待辅,“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槁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⑵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河、黄河、_______河。(4分)

⑶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