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裂缝是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在城市中,已出现地裂缝的有西安、大同、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大城市,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下图为西安地裂缝示意图(图中黑色线条为地裂缝位置)。

(1)简述西安市地裂缝的分布特点。(4分)
(2)简述我国减轻地裂缝灾害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1)地裂缝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密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4分)      
(2)控制人为因素的诱发,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设置各种监测点,加强地裂区的地质勘察工作,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任答三点,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这是一道读图题,要求读出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地表的分布现象,这种问题答案应该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多少来分析,即什么方位多,什么方位少,或者是沿什么方向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对于线条形地理事物还要说出其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裂缝线条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而且是东南多西北少。
(2)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并密切监测,二是增强地表易受损害物体的抗灾能力。狭义的减轻损失还可以考虑参加保险,减轻个人或集体损失。答题时应先从广义的角度寻找解决措施,后从狭义的角度回答。从全国来看减轻地裂缝灾害损失首先考虑人为诱发因素,比如限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可以减少地裂缝的发生,设置各种监测点,加强地裂区的地质勘察工作,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对已有的地裂缝进行回填、夯实,阻碍其发展,其次要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等。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其防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城乡规划】下图为南通市城镇规划示意图及所管辖县(市)城关镇情况统计表,该规划以两轴四组团为中心。读图回答问题。(10分)

(l)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2分)
(2)南通所辖县(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该地区城镇以组团式发展的好处是:___。(3分)
(3)南通核心组团其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最快,原因是___,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选修6一环境保护】
读欧洲酸雨的pH分布及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图示地区多酸雨及北欧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9分)
(2)简述为减小酸雨危害可采取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农业贸易流量估算结果示意图。

(1)列举两个农产品输入地(省级行政区)并简述图中农产品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分布特征。(6分)
(2)分析形成图中农产品输入地的成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海洋地理】
图甲为“中国东海部分地区图”,图乙为“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甲、图乙,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5分)

 
西部海域
东部海域
盐度差异
盐度低
盐度高
成因
 
东部海区有暖流流经
盐度季节变化(大或小)
 
 
成因
 
 
(2)乙附近海域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      ,试分析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原因。____(3分)
(3)丙地有我国最大的渔场,为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  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俄罗斯及大高加索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地形大致以    河流为界,以西以平原为主,以东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山地和    
(2)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地,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冬季气候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和的原因    ;索契地区建设冰雪场有利条件是    
(3)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影响俄罗斯工业区形成的共同主要区位因素是    
(4)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    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陕西省简图”和“陕西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材料二 图3为“陕西省1978一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或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图。(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容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就是生态盈余或赤字,二者之商就是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通常用来表示生态安全程度。)

(1)据图1描述陕西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图中A点的年降水量可能为(      )(2分)

A.345mmB.455mmC.550mmD.610mm
(2)读图2分析陕西省自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分)
(3)据材料二分析,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比,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特点是              。陕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这说明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 ,其中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地区
Q(105)
T
W
S
江汉平原
4.9
0.6
1.2
0.8
东北平原南部
5.0
0.4
0.9
0. 8
河西走廊
6.5
0.4
0.1
0.7
青藏地区
8.5
0.38
0.5
0.6
材料二 :“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
“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    ;最低的地区是    ,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在青藏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5分)
(2)分析图a,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分)
(3)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    (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表甲、乙两区域农业差异对比资料,甲、乙两区域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回答问题。(10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⑴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有利条件是                 、                      。(6分)
⑵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中              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