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材料一:2006年夏天,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新疆建设兵团一位负责人称,重庆部分民工在新疆摘棉花挣到钱,进而开始在新疆包土地,种棉花。
材料二:新疆和重庆市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资料(2004年)

 
农业人口(万)
人均耕地面积(亩)
新疆
1276
3.08
重庆
2378
1.08
材料三: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二,说明以前为何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2分)
(2)简要回答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4分)
(3)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线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填字母)盆地。C是       盆地
(4)比较A、C两盆地内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同点。(2分)

(1)2分 重庆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新疆人少地多,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2)4分 光照充足;温差大;晴天多;灌溉水源不足(3)2分  B  四川(4)2分 相同点: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2周年。

材料二:北极地区图。

(1)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图中数字①~④中的       (填写数字代号)。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受       的影响。为了研究北极地区的大气状况,黄河站的科考人员释放了一个探空气球,该探空气球释放后最有可能飘向       方。夏半年黄河站会出现极昼现象,其持续时间大约为       。(选择填空)(4分)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2)图中A是半岛,其西侧有许多幽深的峡湾,是           由作用形成的。(2分)

(3)图中B、C等国都属于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区域经济集团                      的成员国,B、C等国农业均以畜牧业(含乳畜业)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8
36
37
19

6
51
22
21

3
37
34
26
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据材料一,说出俄罗斯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3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2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8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8
36
37
19

6
51
22
21

3
37
34
26
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             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6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10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8

36

37

19

6

51

22

21

3

37

34

26

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据材料一,说出俄罗斯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3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2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11 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6月下旬以来,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千万人饮水困难,经济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超过两千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总和的六成。 
材料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2006年因洪涝灾害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000万公顷,受灾人口1.45亿人,因灾死亡1841人,失踪475人,倒塌房屋87.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73亿元。
材料三: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材料四:
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

    A、台风和洪涝
    D、台风和寒潮
    C、洪涝和干旱
    D、台风和干旱
(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复杂。下列因素,属于洪涝灾害成因的有
    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②流域地貌特征 ③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④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干旱频数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湿润”或“干旱”)的________(填“季风”
    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填“夏季风”或“冬季风”)进退变化的不稳定性。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事件,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有
    ①兴建青藏铁路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