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穿过。读图回答问题
1.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区宜种植
A.水土保持林 B.亚热带经济作物
C.粮食作物和蔬菜 D.沿海防护林
2.若该地区规划一个深水港,最好的选址为
A.C处 B.D处 C.A处 D.G处
3.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商品粮基地
B.建设临港产业带,发展出口加工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D.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范洪涝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回答5-7题
1.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山东丘陵——石漠化
B.华北地区——次生盐渍化
C.青藏高寒地区——沙漠化
D.西北地区——红漠化
3.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其主要原因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 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
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 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