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地位于北回归线,当地人们习惯将久不穿盖的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当地房地产商为促进销售,高层商品房建有正南和正北“双阳台”,如图所示。为防止高空坠物伤及无辜,晾晒衣被等限于阳台内,不准突出阳台之外(假设都是晴天且无其他物体遮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晒霉”效果最差的是(下列时刻为地方时)( )
A. 南阳台春分日10:00
B. 南阳台夏至日12:00
C. 南阳台秋分日14:00
D. 北阳台夏至日6:00
【2】一年中正南、正北墙面阳光照射时间差值达最大值后的一周内( )
A. 地球的公转速度加快
B.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点将北移
C. 地球上的极夜范围将变大
D. 我国各地昼夜变化幅度将缩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题文)根据材料及图,完成下列问题。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
(1)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喀什附近盛产长绒棉。简要评价该地区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3)简述在喀什兴办棉纺厂的区位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N,虚线为北极圈,两种阴影中较深的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的黑夜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1时刻,世界时可能为( )
A. 4月28日6:00 B. 4月28日20:00
C. 10月1日6:00 D. 10月1日20:00
【2】T1至T2时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厦门盛行西北风 B. 北京正值多雨季节
C. 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 澳大利亚正值麦播忙季
【3】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时期昼长相同的日期约为( )
A. 2月15日前后 B. 5月15日前后
C. 8月15日前后 D. 11月15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徐州的白昼较短
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贝加尔湖( )
A.夏季水位高是由于降水多
B.为外流湖
C.湖区附近东部比西部地势低缓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2】与贝加尔湖结冰相关性不大的因素是( )
A.距冬季风的源地 B.纬度位置
C.地势高低 D.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明显的夏汛
B. 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 有凌汛现象
D. 水能丰富
【2】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
【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周期。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B. 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充足
C.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 D. 技术成熟,种植经验丰富
【2】【2】西南地区
A. 冬作马铃薯比小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高
B. 早春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低热河谷
C. 早春马铃薯比大春马铃薯种植区的海拔低
D. 秋作马铃薯所在种植区只能一年一熟
【3】【3】与图中大春马铃薯种植条件最接近的是
A. 松嫩平原 B. 成都平原 C. 太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春分后15天为清明。据记载,隋唐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东地区生长,且降水偏多。读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1】太原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称为( )
A. 冲积平原 B. 向斜 C. 褶皱 D. 地堑
【2】古时对“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南方地区气温上升,雾气减少 ②北方地区风沙减少,空气通透性好
③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清新 ④北方地区白昼变长,大气透明度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影响酒都杏花村盛产汾酒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位于河流沿岸,河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②位于断层地区,丰富洁净的地下水和泉水是酿酒的重要水源③位于冲积扇地区,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盛产高粱④位于河谷地区,路网较稠密,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