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
A、地形B、热量C、水分D、土壤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海南到北京,热量在减少,纬度变化大,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
解答: 解: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从海南到北京,热量在减少,纬度变化大,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故不符合题意;
B.从海南到北京,热量在减少,纬度变化大,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故正确;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从海南到北京,热量在减少,纬度变化大,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故不符合题意;
D.从海南到北京,热量在减少,纬度变化大,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环球第一人郭川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其中青岛(36°04′,N,120°21′E)、合恩角(55°59′S,67°16′W)、好望角(34°21′S,18°30′E)是他此次航海中登陆的地方.合恩角与好望角植被景观差异所体现的是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  )
A、纬度地带性现象
B、经度地带性现象
C、垂直地带性现象
D、非地带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原因是
 

(2)图中字母A代表的自然带是
 
,其气候特征表现为
 

(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
 
,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
 
,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
 
 

(4)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5)如图2中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西坡植被分布的是
 
图,乙图中自然带①-⑤-⑥-⑦的变化体现
 
的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③到④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A、土地资源B、煤炭资源
C、石油资源D、光热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