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在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中,空袭目标能精确到一座兵营、一个防空火炮群,甚至一辆坦克、一辆装甲车,北约在空袭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B.GIS

C.RSD.数字地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期末检测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GIS B.乙是GIS

C.丙是RS D.甲是GPS

2.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B.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预测分析

C.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    区和    区。

(2)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调查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田农业

B.牧场畜牧业

C.旱作农业

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

2.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4 数字地球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的具体利用与体现,读数字校园的应用图,完成各题。

1.“数字校园”包括(  )。

①网上学校 ②网上交易 ③虚拟学校 ④电子商务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课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

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域范围、动植物物种分布、人口等各方面的信息

C.课堂上不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

D.想了解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以利用相关的计算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

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2)(双选)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3)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湘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是________

(2)读图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等环节。

(3)在流程②中的数据库中主要管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数据。

(4)试设计一项农业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5)根据GIS原理,在城市救护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患者家属向监控中心请求急救

②患者进入救护车后,监控中心通过双向通话功能,指导医生实施救护治疗

③监控中心就可以从GIS电子地图上查看到患者的具体位置

④通过GIS的最优路径功能,给救护车指引道路,使其以最快速度到达医院或急救中心

⑤家属可以通过互联网立即上网查询患者在医院的病情等信息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⑤D.③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课时训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在:生物资源破坏方面:      ;生态环境恶化方面:      

(3)对照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