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60°N沿线的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草原气候
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
【2】此时
A. 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B. 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高
C. A地在一年中气温最低D. A、B、C三地都是寒冷干燥
【3】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 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C. 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 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
【答案】
【1】C
【2】A
【3】B
【解析】
本题组通过世界局部地区的地图和各地气温的柱状图,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地区为亚欧大陆的北部,在亚欧大陆的北部,面积最大的气候区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故选C。
【2】从题中可知,该图为一月的海陆气温示意图,且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一月的平均气温达零下30多度,故北半球为冬季,图中C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此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寒冷干燥;B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此时正值气候寒冷季节,被亚洲高压控制,不可能受到西风的控制;A地位于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其最低气温应当在2月;A地由于位于大陆西海岸,受到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在0℃以上。故选A。
【3】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因此,影响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洋流也不同,故地理环境相差很大,气候类型不同,年温差不同,洋流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自然带,在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都有亚寒带针叶林带。故选B。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雷暴是局地性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常伴有闪电、大风、降雨、冰雹等天气现象。某年7月18日,有雷暴越过洪泽湖,历时约1小时,其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下图示意该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时闪电发生的时空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断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的方向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
C. 自北向南D. 自南向北
【2】此次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摩擦力小
B. 空气对流加强
C. 水汽得到补充
D. 湖面温度较低
【3】雷暴天气系统过境时,洪泽湖及周边地区
①户外行人要注意防暴雨、大风
②电子设备等应注意雷击
③湖上船只需提前回港避风
④周边聚落应防御滑坡、泥石流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里求斯是印度洋岛国,这里一直是欧洲重要的海岛度假地。往返毛里求斯欧洲游客主要采用航空运输方式。下图是毛里求斯区位略图。
指出毛里求斯吸引欧洲游客的主要优势条件,并说明欧洲游客往返毛里求斯主要采用航空运输方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南太平洋大洋环流,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添画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2)按成因分,洋流①属于 流,它由 风的吹拂下形成。
(3)按水温的相对高低分,洋流②属于 流,它对沿岸的气候影响是 。
(4)分析图中南美洲沿海形成涌升流分布区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凤堰古梯田(如图所示)位于陕西南部,被誉为“中国最美田园”,于清代修筑而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650米之间的坡地上。梯田修筑初期,当地农民夯实梯田底土来改良水稻生长条件。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为油菜和果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凤堰古梯田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山地气候
【2】梯田修筑初期,当地农民夯实梯田底土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梯田坡度B. 平整土地
C. 减少水分下渗D. 加固梯田
【3】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为油菜和果树的主要原因是
A. 粮食需求量减少B. 水热条件发生变化
C. 城市化快速发展D. 产业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城镇郊区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
右图为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1)合理的布局是:A为____,B为____,C为____,D为_____。
(2)简述②蔬菜园艺区布局的理由。
(3)决定该区农业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是:A.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B.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和分布C.肥沃的土壤 D.优越的气候
(4)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其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飓风是形成于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和地转偏向力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和登陆后,势力有显著变化。下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
(1)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较,简述墨西哥湾水温较高的原因。
(2)分析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在飓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分别说明在经过墨西哥湾和登陆后两个过程中飓风势力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4)说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在飓风侵袭时容易形成水灾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今长征沿线已成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密集带、当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下图为重走长征路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简述“重走长征路”的积极意义及沿线地区发展旅游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喷出岩
B.该地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外力侵蚀作用
C.乙岩层形成之前出现了断层
D.丙处岩石由于高压条件发生变质
【2】乙岩层形成之前地质作用过程有( )
A.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层断裂—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岩层断裂—外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