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两岸的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怎样以现代文明的技术和能力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申遗”工作,将是对全中国人民智慧的一大考验。

材料一: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图甲),基本沿今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见图乙),在经过黄河时要建设“穿黄工程”(见图丙)。

请结合甲乙两图,说说在运河上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并分析说明建设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的“穿黄工程”的理由。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缺点。

【小题1】修建闸坝是为了调节水量,平稳水位,克服地势起伏对航运的影响。(2分)  建设抽水枢纽是为了克服从江都至黄河南北65米的高差。(2分)  该黄河河段含沙量大,若黄河水直接进人东线输入河道中,由黄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会淤塞输水河道(1分);该段黄河是“地上河”,让北上江水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来下通过,无需提水跨越黄河,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2分)  

【小题2】优点:可利用现有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少占耕地。前期投资少、工期短:(2分)

缺点:需梯级抽水,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2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 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 400余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河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材料二 图A:京杭运河图;图B:南水北调部分路线图;图C:南水北调某条路线剖面图。

材料三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角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图B中①为南水北调东线,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何优越的条件。(3分)

(2)图C为图B中________线的剖面图(填数字);a河是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流域。(3分)

(3)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曾六下扬州。结合图A,试分析古代运河对扬州城发展的影响。(3分)

(4)结合材料和图,试分析京杭大运河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3分)

(5)试描述京杭运河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变化。(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两岸的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怎样以现代文明的技术和能力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申遗”工作,将是对全中国人民智慧的一大考验。
材料一: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图甲),基本沿今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见图乙),在经过黄河时要建设“穿黄工程”(见图丙)。

【小题1】请结合甲乙两图,说说在运河上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4分)并分析说明建设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的“穿黄工程”的理由。(3分)
【小题2】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缺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两岸的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怎样以现代文明的技术和能力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申遗”工作,将是对全中国人民智慧的一大考验。

材料一: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图甲),基本沿今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见图乙),在经过黄河时要建设“穿黄工程”(见图丙)。

 

1.请结合甲乙两图,说说在运河上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4分)并分析说明建设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的“穿黄工程”的理由。(3分)

 

2.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缺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