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 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 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 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世界上热带气旋危害较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台风是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热带气旋的通称。台风能量巨大,破坏力强,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下图为北太平洋西部台风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台风移动的方向可能是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会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②对我国东部造成的经济损失,北方大于南方
③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辐合
④可以缓解经过地区的高温天气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黄河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 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 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 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 煤炭出口量增加 B. 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 煤炭利用率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 是按照人文指标划分的
B. 有明确的边界
C. 地形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D. 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2】图示每个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各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
A. 相对一致 差异 B. 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 差异 整体 D. 非地带 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
A.滩涂 海水侵蚀
B.沉积平原 海浪搬运
C.三角洲 河流沉积
D.冲积扇 河水冲积
(2)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侧慢
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C.三峡水库的蓄水,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D.形成沿海低地,可作为滨海宝贵的湿地环境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扩大煤炭开采 B.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 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下列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 上游修水库导致人湖水量减小 D. 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B. 跨流域调水
C. 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 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