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1:本题考查煤转化电对外输出的作用从交通、经济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选择D项。
小题2:煤转化电对外输出,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但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等。选择C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12-13题。
2005年2月16日下午1时,《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然而,作为发起国之一的美国2001年宣布退出,理由是议定书对走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5%,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却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
12.下列关于大气温室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温室气体主要存在于大气平流层中
C.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D.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可能使地球上热量收支失去平衡
13.美国之所以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主要是保护本国的(  )
A. 软件和冶金行业          B.石油和汽车行业
C.宇航和钢铁行业          D.餐饮和汽车行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等
D.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煤炭B.水泥C.钢材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人口密度较大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D.植被覆盖率高
小题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B.开发利用率很高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在各地的更新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10年第11号热带气旋“凡亚比”于9月15日20时生成,16日11时发展为强热带风暴,23时加强为台风,17日18时加强为强台风,18日16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9日9时前后在台湾花莲附近沿海登陆,20日7时在福建漳浦沿海再次登陆(如图)。据中新社漳州9月21日报道,受强台风“凡亚比”登陆的影响,福建漳州两天来持续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辖区内部分房屋倒塌、水产养殖设施被毁、农作物受淹、基础设施损毁,受灾人口52.3万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台风为什么多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大洋西部洋面上?(6分)
(2)结合福建省的自然地理特点,简述由台风带来的关联性自然灾害有哪些?(6分)
(3)在台风多发季节,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B.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只有21%
C.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D.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也约占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横线部分是指
A.煤炭 B.水能C.石油D.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判断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将不断地拓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