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题中的关键词有“广州”“苏联顾问”“武汉”“租界”“北京周边战事”等,从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来看, “广州和苏联顾问”中的“广州”应该指的是孙中山的广州国民政府,“武汉群众庆祝胜利”应该指的是收回汉口英租界,材料表述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北伐战争,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苏联顾问”,可知发生的事件肯定在1922年以后(苏联成立于1922年),A、B两项的时间是在1922年以前,故A、B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北京周边战事连连”可以看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并未开始,故D项错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生产空间布局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由长江流域的苏、湘、鄂、川向黄河流域的鲁、冀、豫迁移;同期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向西北内陆新疆迁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棉花种植分布广泛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降水丰富区面积广 B. 地形复杂多样 C. 气温适宜区面积广 D.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2】促使棉花产区由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新疆
①光热充足 ②劳动力充足 ③耕地面积广 ④技术先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限制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崎岖 B. 技术落后 C. 交通不便 D. 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巴黎公社历史地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盛转衰、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标志。
另一种观点认为,巴黎公社在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发展历史上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并不能代表从世界范围内宣告资本主义制度从此走向衰落。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一种你认同的观点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周边去赏花”,当四月洛阳市区牡丹调败谢幕之后,五月周边郊县的高山牡丹、杜鹃正值“春花烂漫”。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高山牡丹晚开于市区,其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不同 B. 海拔高低不同
C. 降水多少不同 D. 昼夜温差不同
【2】众多游客到“周边去赏花”,体现了现代旅游业
A. 空间的扩大化 B. 形式的多样化
C. 主体的大众化 D. 目的的娱乐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 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 地中海沿岸
C. 北冰洋沿岸 D. 澳大利亚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 正东、正西 B. 东南、西南
C. 东北、西北 D. 东南、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疆岳普湖县,有“中国优质甜瓜之乡”的雅称,其西甜瓜具有甜度高、品质优等诸多优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我国重要的蔬果制种基地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西甜瓜具有甜度高、品质优等诸多优点的自然原因是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 C. 土层深厚 D. 昼夜温差大
【2】新疆岳普湖县是我国重要的蔬果制种基地之一,为培育良种需
A. 增加劳动力 B. 改善交通条件 C. 扩大市场 D. 提高农业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