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
(2)C城市中商业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
(3)C城市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向________方向延伸。
(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 B 铁路的建设晚于水运
(2)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东、南
(4)③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区河流下游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有公路、铁路经过,靠近河流,交通便利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再结合具体城区功能区规划图,对各个地区的工业布局合理性分析。
(1)B城市所在地处于河流交汇处,自然条件好,所以城市B相比形成较早,C城市是后来铁路建设才形成城市,所以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B。
(2)C城市中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方便消费者进入,因而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读图可知C城市西北方向为山区,河流向东南方向流,所以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向东、南方向延伸。
(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③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区河流下游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有公路、铁路经过,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布局工业区最合理地方,①②靠近中心城区,④靠近文教区,会带来一定环境污染。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杭州西溪生态公园(下图)被誉为“杭州之肺”,距西湖仅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湿地,是国内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生态观光公园。园区“一曲溪流一曲烟”,群鸟欢飞,景色优美。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杭州市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88亿元,开展湿地恢复工程,建设西溪“人工湿地”。
分析杭州市复建西溪“人工湿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油气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次生盐渍化 ④酸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地6~8月降水都较少,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②甲地年降水总量小于乙地
③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 ④两地最冷月均温相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优势是( )
①线路长,气源充足 ②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
③安全性较高 ④直接输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下图是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 )
A. 褶皱起伏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沙堆积
【2】下列诗句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三山半落碧空尽,一水中分白鹭洲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中心商务区外围主要的功能区是( )
A. 工业区 B. 高级住宅区
C. 公共住宅区 D. 混合功能区
【2】该区域价格最高的功能区是( )
A. 工业区 B. 公共住宅区
C. 中心商务区 D. 混合功能区
【3】该区域合理布局公共住宅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
A. 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B. 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C. 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 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
(1)简述哥伦比亚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原因。
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区,东部分布少:原因: ; 。
②多沿河、沿海分布: 原因: ;
(2)指出图中甲、乙两地适宜纺锤树生长的地区并说明判断理由。 地,理由:甲地 乙地 。
(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4)指出我国福建、广东栽种纺锤树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
(2)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补给形成的。
(4)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甲、乙分别所处的地区是_____
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亚经济联盟所在地部分主要河流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分析,四流域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位于
A. 甲河流域 B. 乙河流域 C. 丙河流域 D. 丁河流域
【2】丙、丁两河下游沼泽广布,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
①临近海洋,降水量大②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蒸发微弱③冻土深厚,不利于下渗④岩层致密,积雪融水多,不易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 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 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 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