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的M河是                  ,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____。
(2)N河流域上游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3)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1)田纳西河 长江(2分)
(2)长江三峡  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4分)
(3)①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4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甲图左上角小图,判断甲图是美国的田纳西河。根据经纬度判断乙图中的N河是长江。
(2)结合前面分析,N河上最大水利工程是长江三峡。该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部是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河流水量大。图示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地区都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两地都是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中下游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两区域,甲现面临常规能源枯竭,乙长期缺乏常规能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区冬季雪灾频发
B.甲地区沼泽广布,有季节性冻土分布
C.乙地区沿海地区,多平原,地形平坦
D.乙地区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小题2:下列关于解决两地区能源不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甲地区大力开发地热能、沼气
B.甲地区从俄罗斯输入石油,铺设输油管道
C.乙地区利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能源
D.乙地区发展风能、潮汐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种,芒种栽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水文C.地形D.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

(1)简析图中A、B两地同一自然景观的不同成因。(10分)
坐落在B岛北部文莱河河湾处的水中高脚木屋——“水屋”(如图19所示)是当地传统民居。屋子地板高出水面约2米,高水位时伸手可及水面。
(2)指出水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8分)森林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
(3)比较同强度的暴雨条件下,流域内森林砍伐前后河流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中的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热带地区。据表完成小题。
地区
面积(万km2)
年生物产量(万t)

11.52
22 400

113.07
109 900

265.63
85 600

78.85
88 600
小题1:表中代表南方热带地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导致②③地区生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同B.降水不同
C.地形不同D.土壤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
材料2  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材料3 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4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4中甲、乙两地哪个是薰衣草的主要产地?结合薰衣草的生长特性说明理由。(10分)
(2)试分析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6分)
(3)南疆棉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虽然距消费市场遥远却并未影响其销售,请说明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土地质量比较差B.耕地破碎,人均少
C.水稻土肥力下降D.水网稀疏,河湖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该地利用发达的水系发展成著名的“鱼米之乡”,这说明:
A.区域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
B.区域发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有限
C.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
D.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6分)图11为珠江水系图,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2比较昆明和北京两地气温特征的差异,并概括主要影响因素。(6分)

(2)运用图中信息,指出梧州-广州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具体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严重干旱、粮食减产的形势,决定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带动云南农村转移劳动力70万人到沿海就业,保证农民增收。
(3)依据资料,简述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4)珠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能源紧缺的局面日益突出,具体说出主要解决措施。(10分)
粤北山区风景秀丽,正逐渐成为广东地区自驾车旅游的热门区域。
(5)结合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指出自驾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