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全球气温变化图.完成14一15题。

14.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保温作用    B.大气污染    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

15.该图反映的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全球海平面将下降

B.农作物分布范围发生变化

C.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D.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右图,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图完成11~13题。

11.导致区域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气候和植被        B.土壤和植被      

 C.气候和地形         D.水文和地形图
12.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地理界线P是我国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   

  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5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24~25题。

24.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25.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

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25~26题。

25.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降水集中于5、6月份              D.位于干旱地区

26.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增多          B.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

C.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D.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有关我国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B.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C.冷锋已经到达华南地区,华南地区降温降水

D.冷锋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带来了阴雨天气

4.该图像制作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该区域发展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附近宜建设海滨浴场

B.山区大力发展亚热带水果

C.西南沿海建设化工基地

D.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

25.关于该区域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

B.乙的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大

C.丙类城市数量丁类

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4-5题。

4.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泥沙增多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列2题。

39.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蓝波段(第1波段)  B.绿波段(第2波段)   C.红波段(第3波段)   D.近红外波段(第4波段)

40.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①近海赤潮灾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           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             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