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下图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A B C 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防城港市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并吸引了一汽、美国通用等汽车大公司在广西建立生产基地。2015年6月,武汉钢铁厂防城港钢铁基地冷轧项目成功投产。
材料二:广西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广西正打造成我国冬春“南菜北运”的最大供应基地。
(1)分别说出图中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布地区及形成原因 。
(2)简述广西建立“南菜北运”生产供应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
(3)简析防城港成为武汉钢铁厂冷轧项目基地选址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蔬菜进口量已超70万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蔬菜进口量的较高纪录。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2.日本每年从周边国家大量进口蔬菜,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的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B.日本的蔬菜种植成本高
C.日本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用地比例大
D.日本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3.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群岛国家 B.两国多地震,但日本无火山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海淀一模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正式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
(1)常住人口由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构成,读图描述通州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说出通州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海淀一模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
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
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
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2.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
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
C.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2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重庆市人口年龄结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和总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
表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中无数0℃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在风中飘荡,当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时,不断的积累,冻结,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雾凇”。吉林市的雾凇以其诗情画意的美,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雾淞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A.空气湿度大和温度低 B.出现逆温和风速小
C.上下游河水和大气温差大 D.河水温度高和流速缓
2.该季节图示河段及两岸经常出现的景观是
A.水流奔腾,发电旺季 B.江面封冻,凿冰垂钓
C.麦苗青青,长势喜人 D.河水流缓,白雾漫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并涵盖周边城市形成的城市群。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和装备制造基地。下图示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相邻区域略图及2015年5月某日天气形势。
(1)分析此时长沙的风向及未来几天天气变化。
(2)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的区位条件。
(3)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中布局的优缺点。
(4)目前,武汉有3万多家工厂,其中光电子等新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已成为武汉市产业转型
升级的重要板块。说明武汉大力发展光电子等新产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3月7日江苏省政府发布消息,北沿江高铁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下图为北沿江高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促成北沿江高铁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A.经济 B.政策 C.科技 D.劳力
2.该铁路建设可( )
A.合理布局江苏高铁网
B.加快特色农产品外运
C.加速扬泰通人口回流
D.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