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从2015年年底至今,成都市周边区县房价在不断上涨,部分地区房价已破万,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价调控政策,但是效果不明显,成都很多区域的房价涨幅仍超过了50%。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地区是(

A.成都北郊B.蒲江大溪谷

C.成都天府广场D.蒲江县人民医院

2成都市周边区县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造成这一现象说明成都市出现了(

A.郊区城市化B.城市化

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

3大成都的不断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改变水质,减少地下水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1C

2A

3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影响。

1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市中心,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强。而成都北郊和蒲江县都属于郊区,交通通达度较低。故选C项。

2材料中“成都市周边区县房价在不断上涨,成都很多区域的房价涨幅仍超过了50%”,说明城市人房源不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人口往郊区迁移,导致郊区房价上涨,这种现象是郊区城市化,故A项正确。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都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城市化概念太过笼统,故B项错误。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向周边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化后期阶段,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再城市化是指在城市中心经过改造规划后人口回流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A项。

3大成都的不断发展会导致城市人口增多,人为释放热量过多,出现“热岛效应”,故①正确。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城市中心空气受热上升,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产生对流雨,使降水增多。故②错误。人口增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过多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会受到污染,水质变差,故③正确。城市化建设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地面硬化,促进地表径流汇集速度,故④错误。故选C项。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产业向郊区迁移。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产业由市中心区迁往郊区以及周边的乡村和小城镇。再城市化是指人口迁回市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贵州有“南方煤海”之称,但长久以来贵州酸雨问题严重,有“十雨九酸”之说。全省80%以上的城市出现酸雨,有的城市酸雨频率高达9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省酸雨危害一直比内蒙古、山西等煤炭消费大省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贵州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B.贵州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

C.贵州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贵州地区降雨多、多盆地、空气流动性差

2贵州整治酸雨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发展生态农业B.关停高污染企业

C.发展洁净煤技术D.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近期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未来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适中的日地距离

2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近年来,依托农村电商平台,陕西省部分地区的县(区)长走进直播间广泛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省县(区)长直播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可能包括( )

A.小麦、玉米B.葡萄、荔枝

C.芒果、菠萝D.猕猴桃、苹果

2县(区)长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主要依靠的是( )

A.直播者的个人魅力B.产品的品质优

C.基层政府的公信力D.销售价格低廉

3县(区)长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有利于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原因在于( )

A.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B.打通了生产销售链条

C.调整了农业用地结构D.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 欧洲西部B. 非洲南部C. 中国西北D. 马来群岛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 位于赤道无风带B. 雨、烟受重力作用

C. 地转偏向力为零D. 受人为因素干扰

3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沙漠,终年炎热干燥B. 地处热带,全年气候炎热

C. 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D. 地处低纬,没有四季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黄河中游“揭河底”现象是高含沙洪水特有的一种泥沙运动方式,在一定的河床边界条件下,高含沙洪水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面积可达10m2以上,随后被水流冲散带走,形成“揭河底”洪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揭河底”现象多发生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黄河中游“揭河底”现象( )

A.发生期间的河流含沙量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流量峰值B.形成原因与该河段河床淤高有关

C.会导致下游水土流失和农业减产D.会给当地发达的水运业造成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马孙流域形成了以高大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其具有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的优势。完成下面小题。

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其原因是

A. 雨林枯枝落叶多,分解慢

B. 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沙漠广布

C. 植物生长慢,养分被土壤吸收,易受雨水淋溶

D. 高温多雨,养分遭受强烈淋洗丧失,土壤贫瘠

2关于热带雨林保护措施合理的有

①鼓励大规模开发雨林,从中获益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保护性的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业

④森林选择性采伐

⑤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A. ①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每年约有数万名游客和登山爱好者涌向珠移朗玛峰的大本营,但是几十年来登 山者丢弃的垃圾不计其数。珠穆朗玛峰上的垃圾包括用完的氧气瓶、攀山设备及更多的人类排泄物等,且各种垃圾已成了登山路标。

简述珠穆朗玛峰垃圾多的原因并提出减少其垃圾的可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赛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麓,中国古称图斯池、热海、清池,终年不结冰,以“热湖”著称,气候温和干燥,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部分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湖面以下7米处有被淹没的古城遗址。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并且留下了世界上有关义赛克湖的最早记载:“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成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据此完成下面小问题。

1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的原因

①湖泊水量大,深度大 ②纬度低,热量充足

③湖泊海拔高,冷空气不易爬升 ④湖水盐度高,为高山内陆咸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

A. 地形 B. 湖泊分布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3推测伊赛克湖的形成原因

A. 火山口积水 B. 冰川侵蚀 C. 河道淤塞变迁 D. 构造陷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