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状悬浮物,其浓度会对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产生影响。下图为2015年1月10日~20日北京市PM2.5浓度逐日和逐时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北京市有强冷锋过境的日期可能是
A. 11日B. 14日C. 16日D. 19日
【2】受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11日较10日
A. 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B.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C.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D. 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增强
【3】与冬季相比,夏季时北京市的PM2.5浓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A. 空气对流旺盛,降水多B. 植被覆盖率上升
C. 风力微弱,沙尘天气少D. 交通尾气排放少
【答案】
【1】C
【2】C
【3】A
【解析】
本题组以可入肺颗粒物(PM2.5)为背景,考查气候知识,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主要考查锋面过境前和过境时天气特征。冷锋过境前,外地的大气悬浮颗粒物在大风作用下带到北京,使北京PM2.5浓度增加;冷锋过境时伴有大风、可能带有雨雪天气。大风把北京市的大气悬浮颗粒物吹散(或雨雪沉降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北京市的PM2.5浓度降低,环境质量改善。从图中可知,PM2.5浓度逐时变化最能体现与冷锋关系,16日PM2.5浓度先达到最大,后骤降至较低范围,说明此时为冷锋过境,故选C。
【2】主要考查学生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读图可知,与10日相比,11日的PM2.5浓度明显较低。依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原理,大气中尘埃(悬浮颗粒物)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B选项错误;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选项正确;地面温度增加,导致地面辐射增强,因大气中尘埃减少,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少,D选项错误;大气温度降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A选项错误。故选C。
【3】主要考查影响PM2.5浓度的因素。降水、植被覆盖率、风力和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均要影响PM2.5浓度。题干中“与冬季相比,夏季……”说明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比较冬季和夏季差异,而交通尾气排放基本无季节差异,故D选项错误;夏季北京受东南季风影响,确实风力较弱,沙尘天气少,但不是PM2.5浓度低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是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相对于冬季而言,植被覆盖率会增加,但不是主要因素(冬季植被率低,但地面冰雪覆盖,与植被覆盖率效果类似,不利于扬尘),故B选项错误。而北京夏季对流旺盛,降水丰富,能降低PM2.5浓度。故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11月,我国首份三沙市地图出版,详细标注了南海海域的岛礁名称和位置,再次向世界宣示了我国对南海无可争议的主权。
【1】三沙市地图主要囊括了我国南海地区,该图的图幅大小为50cm × 80 cm,则该图采用的比例尺为:
A.1:600万B.1:300万
C.1:150万D.1:30万
【2】三沙市地图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制作和出版的,其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B.GPS
C.GPRSD.GIS
【3】对于三沙市所辖海域,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重要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富集区
B.是我国重要的专属经济区
C.是自古以来我国渔民重要的渔场
D.是影响我国的台风的发源地和途经地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和图b是我国某地区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
【2】从图a可知,该地早期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次生盐碱化 D. 湿地锐减
【3】该地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是( )
A. 湿地的保护 B. 红壤的改良
C. 盐碱地的治理 D. 风沙的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下题。
【1】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B.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C.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2】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 B. 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
C. 人口密度低,经济腹地小 D. 大雾天气多,极夜时间长
【2】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A.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 B. 沿岸石油、煤炭丰富,运输量大
C. 顺着北冰洋洋流航行,省时省油 D. 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
【2】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气压带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更些河MN河段流程约为
A.500千米B.1 500千米C.2 500千米D.3 500千米
【2】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下图完成题
【1】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B.大陆架C.海盆D.海沟
【2】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岛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B.图中B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
C.该区域处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处为向斜成岭 B. 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C. 该地区断层发育 D. 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Ⅱ B. 乙—Ⅰ C. 丙—Ⅳ D. 丁—Ⅲ
【3】若河流上游森林植被严重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流速加快 B. 上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C. 可能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 D. 河口三角洲增速变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