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


1.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1. A.
    河流径流量增大
  2. B.
    地下水位上升
  3.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4. D.
    气温年较差减小

2.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1. A.
    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2. B.
    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3. C.
    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4. D.
    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1. C
2. D
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直接反映了当地湿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扩大,而湿地和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和径流变化的功能,故湿地、林地减少,将使当地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加大,温差加大;同时也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C项正确。
2.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由昔日“北大荒”变为“北大仓”,这一过程实质体现的是人们过渡开垦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D项符合题意。A、B、C选项都是从自然原因方面进行分析的,全球变暖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在该区域内河流改道并不会造成湿地的减少,泥沙淤积也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以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时紧密结合左右两幅地图进行分析再根据所学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结合我国东北地区有关知识,回答下题。

(1)

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

A.

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

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

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

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2)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农作物仍能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优势

B.

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的优势

C.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

暖流的影响

(3)

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

A.

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4)

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

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B.

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C.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D.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科学家们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土地退化

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结合下面我国部分地区湿润系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地区湿润系数为__________。按地形区来说,C地区属于__________。

(2)题中的湿润系数是指(  )

A.降水量的等级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D.蒸发量的等级

(3)造成A、B两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处是我国的三江平原,近年来该地的润湿系数在逐渐降低,如何制止这种不良趋势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

1.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气温年较差减小

2.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