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 距离城市较远 B. 位于河流下游
C. 地处盛行风的下风向 D. 靠近铁路
【答案】
【1】D
【2】B
【解析】试题分析:
【1】②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位置应属于商业区;①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应为住宅区;③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选项D正确。
【2】印染厂无污染水源,应该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根据图示中等高线的分布,该地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城市,答案选B项。
一、总的原则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尤其是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这两类用地之间的联系。 (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3)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留有发展余地的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工业区布局的总体趋势是沿交通干线往市区外缘移动,其原因有四:
(1)减轻市区的污染和交通拥堵状况; (2)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3)有便捷的交通; (4)为城市的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在具体分析工业区布局时,则重点考虑工业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角度进行规划:(1)造成水污染的工厂 ①对水造成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②不能仅从单个城市来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布局。因此必须在排污口的下游再设置污水处理厂。 (2)造成大气污染的工厂 ①在单一盛行风地区,将工厂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②在季风气候区,将工厂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③在风向多变地区,将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地形:很多工厂,特别是冶金、化工等工厂,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如果布局在山谷、盆地中,工厂排放的废气长久不能消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3)有噪声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城市规模(通常指某类城市人口总量)分布主要有三种模式:首位分布模式(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比起其他相邻位次城市的差距大得异乎寻常的分布;位序—规模分布模式,即在一个国家或区域里,城市大小排位的顺序数字与其规模呈现显著的反向相关,即位序数字越大,规模越小,反之亦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是过渡分布模式。读人口规模与城市位序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图D7-6,首位分布模式、位序—规模分布模式和过渡模式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甲、丙、乙 D. 乙、甲、丙
【2】城市规模分布为首位型的国家,其首位城市面临的城市问题是( )
A. 城市交通拥挤 B. 城市劳动力缺乏
C. 城市空心化 D. 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数量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上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 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B. 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 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培
D. 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過龙河是漓江在桂林市阳朔县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人称“小漓江”,不是漓江胜似漓江。過龙河常年水质清澈,水流缓慢。两岸山峰清秀迤逦,连綿起伏,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都,树木繁茂,田园风光怡人,令人赏心悦目。为了便于游客徒步观賞鳳光,阳朔修建了徒步栈道(如图),部分地段采用悬空设计。
说明徒步栈道采用悬空设计的主要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
①盛行西风②暖流增湿③地形抬升④反气旋控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畜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其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
(1)分析拉萨成为“日光城”的原因。
(2)说明拉萨7月降水的日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你是否赞同拉萨市作为避暑旅游城市。请表明态度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4)根据地形特点和河流分布,推断MN段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区域中部地带年降水极少的月份多出现在
A.4-5月 B.7-8月 C.9-10月 D.11-12月
【2】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是
A.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 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
C.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 D.综合规划.作物播种收割统一
【3】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此举的有利作用不包括
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避免农田生态退化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