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政府电子化管理示意图”,判断电子化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①管理网络系统 ②电信设施管理 ③数字城市GIS应用基础平台 ④专业数据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机械风化示意”图(图4—27)以及图下说明。
图4--27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也都会对岩石起风化破坏作用。
分析回答:
(1)“温度变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水对岩石能起风化破坏作用?
(3)下列地区风力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6000米以上高山 B.热带原始森林
C.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 D.寒带苔原地带
(4)参与对岩石的机械风化的因素,按作用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生物——水——温度
B.水——生物——温度
C.温度——生物——水
D.温度——水——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2为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题。
.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
C.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
D.盆地中心有大小不同不连续的绿洲分布
.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充足 D.地质灾害频繁
、该省区新能源有( )
A、石油 B、风能
C、天然气能 D、地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资料1:《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有弊两方面回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是南半球某日某经线日出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坐标为
A.0°,90°W B.20°S,30°E
C.20°S,120°E D.23.5°N,150°W
这一天60°N处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7小时
该经线与30°N纬线交点附近的重要河流是
A.长江 B.密西西比河
C.尼罗河 D.亚马孙河
图示时期,下列地理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是牧羊忙碌季节
D.极昼极夜范围都在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表
地名 | 年降水量 (mm) | 春季降水量 (%) | 夏季降水量 (%) | 秋季降水量 (%) | 冬季降水量 (%) |
广州 | 1680.5 | 30.8 | 44.3 | 17.7 | 7.2 |
南昌 | 1598.0 | 43.6 | 31.2 | 12.8 | 12.4 |
郑州 | 635.9 | 19.9 | 53.2 | 22.3 | 4.6 |
五台山 | 913.3 | 13.5 | 62.3 | 21.1 | 3.1 |
成都 | 976.3 | 16. 5 | 62.9 | 18.3 | 2.3 |
乌鲁木齐 | 194.6 | 34.2 | 33.1 | 24.0 | 8.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锋面在图示地区较长时间徘徊,形成天气现象。
(2)该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3)试述南方广大地区的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