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人口迁移差额率=(人口迁入数-人口迁出数)/人口总数*1000‰。甲图某城市A~I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乙图为城市A~I各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

(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3)分别指出A—I各城区中人口数量增长最快和基本不变的城区。

(4)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丙图中abcd四条曲线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答案】(1)表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2)积极影响:城市文明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改变了城市交通;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别,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少;加重环境污染;易发生内涝;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

(3)I;B;

(4)d

【解析】

本题以某城市AI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和城市AI各地区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位于郊区的各地人口迁入量大,说明该市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2)城市化过程积极影响: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不同,城市文明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城市化的基础建设,改变了城市交通;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镇人口,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别,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自然环境分析,城市规模扩大,出现“热岛”效应。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硬化,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发生内涝。工业生产及生活排放废弃物增多,加重环境污染。 从社会环境分析,城市规模过大,会造成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

3)由图可知,I点的自然增长率为16‰,人口迁移差额率为9‰,人口数量增长最快;B点的自然增长率为5‰,人口迁移差额率为-5‰,人口总数基本不变。

4)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白天来这里购物和办事的人员很多,到夜间,人流明显减少,d曲线符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是(  )

A. P B. Q

C. R D. S

2为开发此地的旅游资源,当地计划修建一条通往O地的便道,甲、乙、丙、丁四条便道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3该种地貌常见于我国(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优势可再生能源是

A. 太阳能

B. 可燃冰

C. 风能

D. 石油

2日德兰半岛南北农业区差异明显,其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大堤“三年两决口”,黄河泛滥给下游两岸地区造成巨大威胁。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大堤没有发生过决口现象。下图是开封附近的黄河断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历史上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的主要原因是

A. 落差大B. 流速快C. 冰期长D. 河床高

2黄河下游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中上游来水和河面上空的降水B. 中上游来水和河流附近的湖水

C. 支流汇人和河面上空的降水D. 支流汇入和河流附近的湖水

3开封附近土地盐碱化较严重与黄河具有关联性,表现为

A. 河水下渗造成地下水变咸B. 河水下渗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C. 河水不足造成附近土壤干燥D. 河水不足造成附近植被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甲地的经度为160°,且位于西半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地经纬度为(45°N,140°W)

B.甲乙的纬线长度正好为丙丁的一半

C.乙丙间的经线长度是丁丙间经线长度的四分之三

D.从甲地沿最短路径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2若图中甲乙、乙丙、丙丁、丁甲间的图上距离相等,则其比例尺由小到大的排序是

A.丙丁<乙丙=丁甲<甲乙

B.甲乙<乙丙<丙丁<丁甲

C.甲乙<乙丙=丁甲<丙丁

D.乙丙=丁甲<甲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气温最高的是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2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3①、②、③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B. 获得的地面辐射不同

C. 水汽杂质含量不同

D. 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4导致③、④两地气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大气的水平运动B. 大气的垂直运动

C. 地面受热不均D. 天气状况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气中除了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对全球变暖也起着推动作用。下表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外网10月16日电第19号台风“海贝思”日前肆虐日本,令该国受灾惨重。下图为“海贝思”移动的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卫星云图上看到台风不停旋转,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夏季风推动D.副高的吸引

2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A点时,东京的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候多种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 通风透气B. 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 防潮D. 保温

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纬度位置C. 大气环流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