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丘所谓“举贤才”的目的,不过要使“贤才”有机会在原有的贵族“家”内做“家臣”。孟轲要求使“贤才”居于掌握政权的地位。贤者自己一定要做“卿相”,实际掌握政权,照着自己的理想处理国家的政事(“行道”),国王不得干涉。……孟轲对齐宣王说:“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欤?”对于新执政的“贤才”,孟轲也提醒他们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材料二 为什么要独尊一家呢?因为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思想,这是秦始皇就已经意识到的。而且,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儒学,为什么就合适做统治思想?因为儒家是维护君主制度的。……儒家则不同,道为王道,政为仁政,制为礼制,治为德治。也就是说,儒家维护君主制度是讲道理的,也有人情味。这样的统治,人民能够接受。人民能接受,政权就稳固。君主和人民都满意,就双赢。何况儒家学说有着深厚的根基,这就是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礼乐传统。
——《易中天中华史》第八卷《汉武的帝国》
(1)据材料一,指出孔丘的“贤才”与孟轲的“贤才”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西汉“独尊儒术”的原因,并指出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儒家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答案】(1)差异:孔丘的“贤才”指能找机会做贵族的“家臣”,地位低下;而孟轲的“贤才”则掌握实权,按自己的理想处理政事,地位尊贵。原因:孔丘处于春秋时期,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共主,各诸侯国攻打对方都还得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才师出有名,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孔丘,最大的理想就是恢复周礼,所以他认为任何贤才都只能是周王(大奴隶主)的“家臣”;孟轲处于战国时期,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强调按照地主阶级的理想去独立行事,在他心目中再也没有所谓的“共主”了,所以他主张贤才应处于至尊地位。
(2)原因:统一的帝国需要统一的思想,天下大乱往往因思想自由而致;儒家学说维护君主专制,且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儒家学说有着深厚的根基,迎合了小农经济和有着浓厚封建宗法传统的中国实际。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成为封建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彻底结束,不利于思想的自由发展。
(3)内在联系:孔丘时的儒家仅仅要求做贵族的家臣,是对政治的巴结;孟轲则要求“贤才”做卿相,要求掌握政权,成为帝臣;汉武帝时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儒家地位空前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发展。
第(1)问,第一小问,从关键词“家臣”“掌握政权”“卿相”等可知,两者地位有着天壤之别;第二小问,可从时代、周天子的地位及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不同等去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可依据关键信息“帝国需要”“维护君主制度”“深厚的根基”等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去回答,积极影响可从维护统治、推动教育发展等方面去思考,消极影响主要在于“独尊儒术”束缚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第(3)问,儒家与政治的内在联系,即儒家与政治的关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听一段材料,回答下面几个小题。
【1】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C. Strangers.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At the woman s home.
C. At the man's home.
【3】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Have some soup.
B. Have more rice.
C. Bring his wife next tim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听一段材料,回答下面几个小题。
【1】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 and the man?
A. Doctor and patient.
B. Father and mother.
C. Friends.
【2】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o take two tablets of each of these before every meal.
B. To do much running.
C. Not to have an injecti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黑死病之后100年左右,英国人口逐步得到恢复,随即缓慢增长。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前50年,英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在此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时期关于植物和家畜的新科学知识的出现、运输的改善、医药卫生的进步、较好的营养及较高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已消灭了多种疾病,减少了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死亡率已经下降了。据研究,在死亡率的下降中,与空气有关的疾病减少所起的作用占44%,与水和食物有关的占33%,与微生物有关的占15%,其他原因占8%。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材料二 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英国部分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已经开始下降,从60年代开始,全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也开始下降。据估算,在1841—1911年的70年间,英国农村地区因国内移民和向海外移民而减少人口450万人以上,几乎等于这一时期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方向基本上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向经济繁荣或发展潜力大的地方,也即是从农村和日渐式微的毛纺织工业区向工商业城市、矿区和沿海港口城市流动。在联合王国,英格兰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这后面几个地区也是向外移民的重点地区,来自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英国工业化。除了国内移民以外,从联合王国流向国外的国际移民对调节英国的劳动力供应,解决其人口过剩问题也起了一定作用。
——摘编自王章辉著《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汉代是儒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经》记载: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解释为:“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葛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如此看来,在《公羊传》里,大一统主要是指立法统一。
材料二 董仲舒在“元年春王正月”这几个字上阐述了不少观点。他说:“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把第一年称为元年,是重视开始,而且要端正根本。春代表春天,在王之前。王之后有正,正即政,就是统治人民。“春王正”三个字的顺序表明“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即人民服从皇帝,皇帝服从上天。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各诸侯国企图分裂国家。董仲舒亲历了这场运动,提出“屈民而伸君”的主张,要求限制地方割据势力。
——徐岿然《从大一统谈董仲舒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公羊传》的解释相比,董仲舒对大一统的认识有何发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董仲舒“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People on the scene suggested that the criminal ______ to prison.
A. referred to be sent B. refer to be sent
C. referred to D. was referred to sen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到杂细事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摘编自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二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一,归纳朱熹推广理学的待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理学传播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加以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