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三部分组成.读下图(R值为各省区指数变化与全国平均指数变化的比值),据此可知(  )
A、江西的人类发展指数明显低于西藏
B、广西人类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快于广东
C、辽宁因经济落后而人类发展指数增速慢
D、青海因教育水平高而人类发展指数增速快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专题:
分析:注意:R值为各省区指数变化与全国平均指数变化的比值,因此数值大只说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代表人类发展指数高.人类发展指数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组成,辽宁属于东部经济带,经济较发达.青海处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较落后,教育水平较低.
解答: 解:A、R值为各省区指数变化与全国平均指数变化的比值,因此数值大只说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R值西藏大于江西,但不代表人类发展指数高,故不符合题意;
B、R值为各省区指数变化与全国平均指数变化的比值,因此数值大只说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图中R值广西大于广东,故正确;
C、人类发展指数由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组成,辽宁属于东部经济带,经济较发达,故不符合题意;
D、青海处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较落后,教育水平较低,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人类发展指数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影响图示日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交通C、政治D、社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白天,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
A、地表水分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图1)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图2)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迁出    迁入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如图3)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由图中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
C、波动上升D、波动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植被覆盖率与CO2浓度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将可能直接导致(  )
A、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上升
C、大气中CO2 含量增加
D、两极冰川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北坡蒸发量减小,南坡蒸发量增大
B、垂直自然带谱发生显著变化
C、经过该山脉的O.C等温线海拔高度升高
D、南坡林线升高,北坡林线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与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的变化大体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能代表近现代气候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3)雪线的高低,除受气温影响外,还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多项选择)
A、降水量的影响   B、纬度影响   C、山坡朝向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4)l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请从人为角度,试举几例(至少三点).
(5)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