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地区主要是( )

A.美国中部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巴西亚马孙平原D.非洲东非高原

2关于图中a→d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原因是植被被焚烧,养分回归到土壤中

B.b→c,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烧,枯枝落叶减少

C.c→d,土壤肥力保持较低水平,变化不大,原因是弃耕土地的植被处于恢复期

D.d以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3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其原因不包括( )

A.有机质分解旺盛B.淋溶作用强

C.养分循环快D.枯枝落叶稀少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美国中部平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非洲东非高原均不具有热带雨林气候,选项中只有巴西亚马孙平原地区拥有大量的雨林分布,最可能在这里分布迁移农业,故本题选C正确。

2根据图示可知,从a→b,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原因是随着植被的日渐繁茂,枯枝落叶不断增加,使土壤中的养分增多,A错; b→c,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烧,土壤养分被作物逐渐消耗,加上土壤失去植被保护后,养分淋洗、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断下降,B错;c→d,土壤肥力保持较低水平,变化不大,原因是弃耕土地的植被处于恢复期;d以后,弃耕后,植被恢复,土壤肥力有所回升,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C。

3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其原因是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生长旺盛,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分解旺盛,淋溶作用强,养分循环快,淋溶作用强,土壤较贫瘠。据此分析本题选D

热带雨林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形成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由于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的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大

B.产业链长、供应商多

C.对市场依赖性大

D.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

2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A.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B.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

C.扩大香港、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D.扩大香港、深圳、广州集装箱港的吞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左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a—

2对于右图河流地貌景观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床只有b岸受到侵蚀

B.若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a

C.若在ab处,建港口,应在b

D.若在ab处,建城市,应在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 大农业” 数据体系 ,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结合下图完成问题。

1位于甲地的农民在7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

A.有机肥的施用量

B.农作物抗旱需水量

C.低毒杀虫剂喷洒量

D.种植方式的优化

2丙地为著名的葡萄产地波尔多,在使用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当地葡萄种植仍未放弃传统,即使是浇水也要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其主要目的是

A.节约淡水资源B.提高作物耐旱能力

C.保证葡萄品质D.扩大作物种植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地区地震频繁,主要是处在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2)R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水稻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R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评价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某区等高线略图(单位:m),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m。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是

A. 20m B. 30m C. 34m D. 36m

2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3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波士顿(42.5°N,71°W)一幢高层建筑某晴日全天整点楼影变化(无遮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

A. 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冬季 B. 德干高原昼夜等长

C. 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长 D.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2图中楼影遮挡湖泊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5:00 B. 11:00 C. 16:00 D. 23: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 年 4 月 5 日下午,北京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小雪堆(下图),排列整齐,大小相近,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 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这场降雪天气发生时北京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图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土温比气温偏低,其上积雪融化慢

B. 土壤较地砖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C. 市民对景观观赏的需求大

D. 方砖中心空洞积雪较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中学生绘制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阴影代表气压带,箭头代表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所示气压带为(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甲图气压带在图示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乙图所示季节,30~40之间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降水状况是( )

A.两岸都多雨B.两岸都少雨

C.东岸少雨,西岸多雨D.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