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5.此时甲地昼长可能是(  )
A.9月、时B.12月、时C.13小时D.16小时

分析 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解答 解:读图,甲处附近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季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甲地位于北半球且离赤道较近,昼长可能是13小时.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季风的原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的城市是(  )
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影响乙地风速的因素是(  )
A.气温B.洋流C.赤道低压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若该图为我国某城市等时线示意图(该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甲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位于(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它三地的原因是(  )
A.出生率低B.死亡率低C.外来人口迁移D.养老制度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河西走廊能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制种基地,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B.交通C.科技D.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4年亚运会开幕式于9月19日18点(东九区区时),在仁川亚运会竞技场举行,此时全球两个日期的比例约为(  )
A.1:2B.1:5C.1:7D.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180°,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90°E~180°;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0°~23°26′;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15°S,90°W);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