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原因是我国
A.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水、旱灾害频繁
B.农业人口减少,粮食减产的风险增大
C.社会各界要求放宽人口政策,人口增长潜力大
D.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18亿亩的耕地红线难以确保
A

试题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原因是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水、旱灾害频繁, 农业人口减少对粮食减产的风险不大,社会各界要求放宽人口政策,人口增长潜力大不是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有关陆地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B.华北平原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说明自然资源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是有限的
C.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D.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江三峡位于(  )
A.川鄂两省交界B.川滇两省交界C.渝鄂交界D.川渝交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城市近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小题1:图中2003年与1994年相比,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值变化最大的是
A.林地和耕地B.耕地和园地C.园地和林地D.耕地和草地
小题2:上题中所显示的变化,其原因可能有
A.人口增长B.退耕(园)还林C.交通建设D.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5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为题为《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的文章,文章指出煤作为我国主要的取明能源,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据此回答1-3题
小题1:煤作为主要燃料,其优越性为( )
A储量大  B开采利用难度大  C可循环利用  D洁净无污染
小题2:“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天然气与煤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 )
A开发难度小  B输送、储存方便 C减轻大气污染   D燃烧效率低
小题3:随着冬季的到来,我国各大城市都面临一次“煤荒”,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最合理、综合效益最高的的是( )
A充分发挥“西气东输”管线大理运输天然气的作用,缓解沿线的用煤紧张
B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C增加山西等煤产区煤的外运铁路建设
D研发新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4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小题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减少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土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资料:见图4~6。

图4 化肥产量与粮食产量增长
 
图5 化肥价格

图6 柴油零售指导价
资料显示,粮食增产还受到__________因素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小题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土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产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小题1:1955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表现为
A.稳定性越来越高B.稳定性越来越低
C.稳定性先变低再变高D.出现过两个明显不稳定期
小题2:图示最后一个粮食产量不稳定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农业结构调整B.自然灾害频繁
C.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提高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