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人从赤道以北60干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D、出发点以东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
分析:纬度不同的两条纬线的长短不同.所以,在两条纬度不同的纬线上各走100千米,跨过的经度不同.
解答: 解: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所以,向南走100千米和向北走100千米跨过的纬度相同,即,此人又回到了出发时所在的纬线上.
出发点在赤道以北60千米处,向正南走100千米后到达的纬线距赤道40千米,所以,与出发时的纬线相比,这条纬线距离赤道近,长度长.向东走100千米的距离,跨过的经度数要小.又已知,此人最后返回时和出发时在同一纬线上,所以,此人回到了出发时所在经线以西的另外一条经线上.
综合以上两点,最后这个人回到了出发点以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线的长度.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纬线越长,走同样距离跨过的纬度越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如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9~10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与图示布拉风形成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甲---B
B、乙----A
C、丙-----D
D、丁----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B、地下水
C、湖泊水D、大气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箭头②表示的是(  )
A、海水蒸发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