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正确说法是( )
A.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 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 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半球某区域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按照地形剖面、年降水量、1月气温、7月气温的排序,依次是
A. ③①②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2】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1月气温大约为
A. 10℃ B. 0℃ C. -5℃ D. -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却逆势飘红,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材料三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1)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
原料导向型→ → 转变。
(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哪些?
(3)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
(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沈阳(123E, 42N)某学校地理研讨小组连续三个月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测量数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这三个月当中的第一次测量当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
C. 正值田纳西河各水库蓄洪期
D. 三个月中正值长江汛期
【2】在第二次测量时间的前一周,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北极出现极昼范围最大 B. 全球昼夜平分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 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铁、煤、石油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是( )
A. 中国、美国、俄罗斯 B. 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C. 法国、英国、加拿大 D. 日本、巴西、墨西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疆是我国重要的棉产区.近年来,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新疆政府决定调整农业结构,压缩棉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以核桃、红枣、葡萄为主的优质特色林果业.读和田河流域图,完成下题.
(1)南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和田河流域特色林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滴灌技术推广
B.地理位置优越
C.市场需求大
D.劳动力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①近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呈逐渐加快的趋势②7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因普遍实行计划生育而停止增长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④西欧平原和德干高原是人口稠密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 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A. RS 技术 B. GPS 技术 C. GIS 技术 D. 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的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中国茶叶产区划分为西南、江南、华南和江北四大茶区,四大茶区的茶叶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由2009年的30%、39%、36%和5%转变为2014年的38%、33%、23%和6%,茶叶产值分别由2009年的30%、40%、20%和10%转变为2014年的31%、34%、19%和16%。据统计,中国目前茶农已超过800万,另外至少有500万以上从事茶叶销售等第三产业。
材料二 几何重心能够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图8a和图8b分别为我国2009~2014年茶叶产量及茶叶产值重心转移路径图。
(1)分析2009~2014年间我国茶叶生产重心整体西移的原因。
(2)请你就西南(部)茶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