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甲地区受高温天气危害最大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D.甘蔗
3.当天,乙地区最高气温也在40℃以上,下列叙述与该地出现高温天气无关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1.D?
2.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知该灾害表现为高温,时间7月,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内陆地区,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天气,天气系统为反气旋,D对;冷锋、暖锋、气旋都可以带来降水,温度不会太高,ABC错。
2.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受伏旱影响最大的是水稻,B对;小麦为冬小麦,初夏已收割,A错;大豆主要分布温带,C错;长江中下游地区不种甘蔗,D错。
3.乙地区为塔里木盆地,夏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A说法正确;夏季太阳辐射强,沙漠地表,增温较快,B说法正确;内陆地区不受副高影响,C错可选;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时间长,内陆地区晴天多,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D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农作物分布、塔里木盆地夏季高温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陕西省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10分)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严重的干旱。
简述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及旱灾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28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全国多地进入“烧烤”状态。未来10天,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有人埋怨,“这么热的天,肉都可以烤熟了。” 这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不过,高温下“试验烤肉”的一条微博引起众网友的关注。下面是网友试验的部分数据(汽车发动机不在工作状态)。回答下列各题。
???????????????????????????????? ?????
试验时间(北京时间) | 汽车引擎盖的温度(℃) | 汽车旁无遮阳的地表温度(℃) | 汽车内仪表盘的温度(℃) |
14:00 | 64.5 | 54 | 81.9 |
14:30 | 53 | 48 | 65.6 |
15:00 | 49.6 | 45 | 62.1 |
16:00 | 45 | 45 | 57 |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引擎盖的温度比地表温度高是因为其距离太阳更近
B.烤肉由生到熟最快的地方是在汽车引擎盖上
C.表格中的54℃是当天最高气温
D.汽车内仪表盘的温度高主要因为有玻璃“温室”
2.与形成上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有关联的自然灾害正确 的一组是
A.台风??? 暴雨 B.风暴潮???? 干旱????????????? ????????????? C.干旱??? 洪涝 D.洪涝?????? 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13年7月29日中国高温区域预报图。读图,回答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新疆的南部高温范围比北部大
B.拉萨由于海拔高,没有出现高温
C.此时长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没有出现高温
D.杭州发生旱灾的可能性大
2.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是
①因受副高控制 ②城市的热岛效应
③快速城市化 ④锋面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浙江省地形图
材料二 图2为2013年7月28日的浙江省旱情分布图
材料三 2013年7月,我省经历了罕见的强规模酷热“烤”验。7月1日至28日,全省平均高温日数18天,比常年同期偏多8天。其中浙中北大部分地区23~27天(杭州城区25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0~17天;杭嘉湖、宁绍及金华等市的18个县(市、区)高温日数破或平历史同期最多记录。7月1日至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3%。其中舟山市全市平均仅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97%;杭州市12毫米,为1951年以来最少。浙中北地区有15个县(市、区)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7个县(市、区)在5毫米以下,最少嵊泗0.5毫米,杭州城区4毫米。
结合材料一, 描述我省地形特征。(4分)
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我省旱情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