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 气候类型 | 干季 | 湿季 |
多多马 | 热带草原气候 | 5~10月 | 11月~次年3月 |
基塔莱 | 11月~次年4月 | 4~10月 |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3.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6分)
4.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5.请结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原因: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2.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3.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限制性人为条件: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4.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节交替出现,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是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5.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因为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对草原造成破坏,从而产生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洋流对周边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东岸比西岸气温高。
2.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地所在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是由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湿季是由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3.3】读题可知,回答分为两方面:优势气候条件为水热组合情况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为技术、生产设备、种植经验、水利设施等不利条件。
4.4】根据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且南北半球干湿季节时间相反回答该题。
5.5】热带草原由于分干湿两季,干季降水极少,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显著,而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加剧了这种现象;
考点:洋流对流经地区气候的影响,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由于人类不合理行为导致的热带草原的主要环境问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消息,截至2011年5月18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 812万亩(多年同期均值1.95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 300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甘肃、江西、湖南等省;有442万人、31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 058万人、796万头),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全国受旱面积9 892万亩。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示意图”
(1)河南省干旱灾害频数在________以上。
(2)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武威五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四城市2010年人口资料表( 单位:万人),回答下列各题。
1.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然导致该城市人口老龄化
B.有利于该城市发展需要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C.必然加剧该城市的环境污染
D.可以缓解该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分析可知马来西亚( )
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多旱涝灾害
B.地处热带,易形成热带气旋
C.降水多,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D.纬度低,常受到锋面系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台县一中高三8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京沪高铁陆桥 ②杭州湾大桥 ③贵州清水河大桥 ④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
1.图中四地“以挢代路”的作用是( )
A. 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士与生态脆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晨昏线在地球上( ):
A.必须通过南北极点 B.必须与赤道垂直
C.必须与经线重合 D.有可能与经线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益阳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两图中,图甲为从雅加达经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2.在图乙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A.流域面积大于D河
B.含沙量大于D河
C.流域降水少于D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四河流域中( )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B.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