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确说法是(  )

A.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聚 
B.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由于产值高,因而能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 
C.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 
D.钢铁工业一定指向铁矿区位 

C

解析试题分析: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但是,工业过于集中将会使原来对发展工业有利的某些因素趋于消失。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并非由于产值高而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钢铁工业第一次是受原料、动力因素影响,第二次是受市场和运输因素影响。早先指向煤炭区位,而后指向铁矿区位,现在指向港口区位。故ABD错。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C正确。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的集聚、分散,属基础知识识记、理解型。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即可轻松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资源数量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类近期掀起太阳系“探测热”的目的是:(   )

A.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解答行星进化及生命存在的条件 
B.向太空移民 
C.开展太空旅游 
D.开采太阳系矿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表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回答题。

【小题1】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小题2】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图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小题2】关于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逐渐消失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近,气温高
B.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山顶降雪量锐减
C.雪冠消失将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D.雪冠消失将导致山麓地带水资源增加,森林四季繁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右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两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C.乙国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D.甲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小题2】关于两国经济发展相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都以第三产业为主
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联合国《201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雪线下降B.能耗减少C.冻土融化D.物种增加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煤炭燃烧   ②围湖造田   ③砍伐森林   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推行火力发电 ③倡导低碳消费 ④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大致以龙门山—峨眉山—大凉山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川西高原山地,东部是四川盆地。读“四川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中心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四川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流湍急,河流航运价值极高 
B.地表径流速度快,故西侧水资源短缺 
C.两种地表类型的过渡带是理想的交通线选址处 
D.地势高低起伏,农业生产应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小题2】影响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组成状况 B.人口集中程度 C.重工业基础 D.交通线类型和空间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