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成因。(9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1)对比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可知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结合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的不同,注意审题“气候角度”,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而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是带来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福建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7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成因。(9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回答第3-5题。
迁入地 迁出地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合计(%) |
东部 | 14.46 | 3.69 | 3.09 | 21.24 |
中部 | 34.36 | 3.30 | 3. 53 | 41.19 |
西部 | 27.60 | 2.62 | 7.35 | 37.57 |
合计 | 76.42 | 9.61 | 13.97 | 100.00 |
3.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4.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 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 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 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5.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