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分布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气压 C. 水分 D. 光照

2关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999年-2009年退耕还林成效显著

B. 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C. 林树下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D. 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答案】

1C

2B

【解析】试题分析:

1】森林适宜生长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读左图可知,图中1处为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为干旱河谷小叶灌丛,说明水分条件差,海拔再升高又出现了森林,是由于随着海拔升高,地形雨的影响,水分条件好所致,所以影响林树下线的因素为水分。如果是气温的话,气温随海拔升高降低,不会出现森林-灌丛-森林的变化。气压和光照对林带下线没有什么影响,故选C

2】读图可知,与1999年相比,引起2009年林树下线降低。退耕还林会使当地的局地气候发生变化,水汽的含量增多,降水增加,林树下线降低,A对。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林线应当低,B错。林树下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C对。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林线低,D对。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运行到A点时,正值(节气)日,成都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运行到C点时,太阳直射 , 南半球是季.此日后,上海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4)在右侧图上绘制地球处于A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要求绘出太阳光线、赤道、晨昏线、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到下表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多 D. 北方地少水少

2为改善水土配置不协调状况,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A. 长江三峡工程 B. 淮河治理工程 C. 南水北调工程 D. 小浪底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条件的地方。下列组合不合理的是( )

A. 宝钢消费市场 B. 乌鲁木齐的纺织工业原料产地

C. 兰州炼铝工业水电站 D. 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5,回答下列各题。

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 A--B--C B. B—C—A C. B--A--C D. 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 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2月14日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下图为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内,目前要控制的关键环节是

A. B. C. D.

2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 喀斯特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 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3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修建水库调节环节L的水量季节变化 B. 湖泊的存在减少了该地区水循环总量

C.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P和Q的水量 D. 水循环促使了火山和活生物体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
(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界面;③曲线代表;④曲线代表
(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B;C
(4)岩石圈范围是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季,亚欧大陆上形成气压,它割断了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季风,性质是 , B处刮季风.
(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气候.成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