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表中资料,回答1~2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2009年)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1. 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下表是我国四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对比表,根据表中资料,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
A.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甲河流域夏秋季节水患严重,综合解决措施是
[ ]
A.开挖入海新河
B.修建分洪工程
C.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
D.跨流域调水到其他地区
(3)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
A.冰川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表为“我国某地在1970年和199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表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资料判断,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A.新疆准噶尔盆地
C.内蒙古河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D.柴达木盆地
(2)1970—1990年,该地区人均粮食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环境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资料可以推断,该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该地区进行整治,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环渤海地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环渤海地区由濒临渤海的京、津、冀、辽和鲁五省市组成,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以及人才、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
在地理研究中,往往采用区位商指数反映某一行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某行业区位商指数Lij的公式为:
公式中Gij表示i省j行业的产值、Gi表示i省工业总产值、Gj表示全国j行业产值、G表示全国工业总产值。
6.由公式可见,Lij反映的是i省的 比值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值之比。Lij>1表明i省j行业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 于j行业在全国工业部门中的比重。Lij 越大表明i省j行业的 。
7.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雄厚,这里有我国两大重要工业区,分别是 、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各省市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表中区位商指数可见,河北省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
。五省市集聚程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是 。
8.根据表中资料,归纳环渤海地区三大类行业的地域集聚特征。
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 、 省(市)。
资源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 、 省(市)。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集聚在 、 省(市)。
9.产业结构优化原理要求“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应该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这一原理,分别评价环渤海地区北京、辽宁区位商指数Lij>2的行业集聚的合理性。
北京: 。
辽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