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托夫达尔河位于挪威南部,源头高地海拔超过1000米,向南流入托普达尔斯峡湾。流域上游区域以高山、荒地以及泥炭沼泽为主,下游大部分地区被针叶林覆盖。流域内几乎没有农业、工业和居民。研究表明,随着副极地地区气候的暖湿化,托普达尔斯峡湾氮元素含量将持续增加,可能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下图为托夫达尔河流域示意图。
推测该流域水体目前氮的主要来源,并分析气候暖湿化将导致峡湾富营养化的原因。
【答案】主要来源:微生物对林区枯枝落叶的分解释放、(污染物长距离传输,)大气沉降。原因:气候暖湿化使生物量增加,生物残骸输入增多;气温升高微生物更活跃,分解出更多的含氮物质;降水增多,融雪增加,径流量加大,对河岸和地表冲刷加剧,更多陆源氮素经地表径流注入峡湾;蒸发加剧,泥炭沼泽退化,泥炭暴露在空气中,氮素经风吹雨淋进入水体。
【解析】
本题以托普达尔斯峡湾水体富营养化为背景,考查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读材料可推知该流域水体目前氮的主要来源植物和大气沉降。据材料“流域上游区域以高山、荒地以及泥炭沼泽为主,下游大部分地区被针叶林覆盖”可知,下游地区森林茂密,枯枝落叶较多,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出氮物质;盛行西风为西南风,将西欧地区的污染物输送到该地沉降。气候暖湿化将导致峡湾富营养化的原因,可以从生物量、微生物活跃程度、径流和泥炭沼泽退化等方面分析。生物量:气候暖湿,生物生长更加旺盛,生物量增加,生物残骸输入增多;微生物活跃程度:气候暖湿,微生物活动更加活跃,分解出更多的含氮物质;径流:气候暖湿,降水增多,融雪增加,径流量加大,对河岸和地表冲刷加剧,更多陆源氮素经地表径流注入峡湾,从而带来更多的含氮物质;泥炭沼泽退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泥炭沼泽退化,泥炭暴露在空气中,氮素经风力侵蚀,流水搬运等作用进入水体等,以上因素导致峡湾水体含氮量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 )
A. 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 B. 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
C. 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 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
【2】滴灌技术的优点( )
①调节田间气候 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③增加地下水含量 ④减少无效蒸发
⑤适宜全面灌溉 ⑥保持土壤结构
A. ①④⑤ B. ⑤③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 ( )
A. ①B. ②C. ③D. ④
【2】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 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 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 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宝应县交接处(北纬33.0度,东经119.6度)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A.软流层B.地壳C.地核D.地幔
【2】岩石圈位于
A.G的顶部B.H的全部
C.G的全部和H的顶部D.H的全部和E的顶部
【3】读右图,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MA、MC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S,180°B.20°N,90°E
C.0°,180°D.20°S,90°W
【2】该日上海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为( )
A.西南、正南、东南B.正西、正北、正东
C.西北、正北、东北D.西北、正北、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汉朝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斯里兰卡地形图。在当时无动力条件下,航海完全要借助风力和洋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商船从徐闻(属广东省)往返天竺(今印度),大多选择冬去夏回。但当时,商船从天竺返回我国多选择在5-6月出发而忌讳在7-8月,这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多雨季节B.避开多大风浪期
C.避开伏旱天气D.借助风力和洋流
【2】随行有商人在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生活多年,发现该国是个冬夏水灾都频发的国家,有关已程不国冬夏水灾的分布和原因的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季洪灾主要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地区,冬季洪灾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冬夏水灾形成与南亚的盛行风有关
C.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地形有关
D.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是岛国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4日4时45分在土耳其(北纬38.6,东经43.2,图中A)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结合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
(2)土耳其地震震源位于________(哪个内部圈层),它与________ 组成岩石圈.
(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如右图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______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请在右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学者以淮安市主城区为例,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获得城市空间扩展的相关数据(下面表格)。下图为淮安主城区城市形态紧凑度变化图(形态紧凑度计算公式是:,式中c指城市的紧凑度,A指城市建成区面积,P指城市轮廓周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数据来源于( )
A.GISB.RSC.GPSD.数字地球
【2】城市紧凑度的变化对主城区空间布局的影响是( )
A.有效减少交通距离B.市政设施建设投入减少
C.行政管理要求提高D.主城区土地利用率变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