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某地理研学小组在太行山阜平县拍到一张公路照片,除了看到山路蜿蜒还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一座山的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公路某路段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河流

C.地形D.政策

2造成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的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岩石

3根据植被覆盖率推测甲坡是

A.迎风坡B.背风坡C.阳坡D.阴坡

【答案】

1C

2B

3D

【解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题目难度较大。

1结合中公路的走向分析,该公路在山区呈迂回状前进,山路蜿蜒,是由于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公路呈弯曲状主要是减少坡度,以及减少修建难度,主要受地形的影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图中甲坡植被覆盖率高,植被生长旺盛,群落结构复杂,乙坡植被稀疏,覆盖率低,植被较低矮,导致同一山体两侧植被发生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因素引起的,甲坡水分充足,植被生长发育好,植被覆盖率高,B正确;同一山体热量影响的是植被分布海拔的高低,A错误;甲坡和乙坡地形都为山地,C错误;同一山体岩石类型应该相同,D错误。故选B

3结合上题分析,造成甲乙两坡植被覆盖度差异的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分别为位于山顶的两侧,海拔较高,在山顶处附近,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差异不大,因此迎风坡、背风坡不是造成二者水分差异的原因,AB错误;从阳坡、阴坡来看,阳坡由于太阳照射的时间长,温度高,蒸发旺盛,气候较为干旱,植被生长发育差,植被覆盖率低,而阴坡由于太阳照射时间短,气温低,蒸发弱,水分充足,植被生长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据此分析,甲地位于阴坡,蒸发弱,水分充足,植被覆盖率高,D正确,C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6月,敦格铁路全线完工,其中重难点工程沙山沟特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桥梁。

沙山沟原为阿尔金山前洪积平原,后受构造运动和季节性洪水冲刷而成的沟谷。沙山沟两侧是高50m以上的沙山,其基底为剥蚀丘陵台地,上覆沙层厚度仅有0.5~10m。沙山沟内部地表分布着大量砾石和低矮的沙丘,沙山沟特大高架桥铁路穿行于沟谷之中,但风沙对其影响较小。下图示意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图,该区域春夏季盛行偏北风,秋冬季盛行偏南风,且偏角较小。

(1)说明沙山沟两侧沙山的地质形成过程。

(2)指出沙山沟内表层砾石的来源。

(3)分析沙山沟内的风沙对高架桥铁路影响较小的原因。

(4)为保护敦格铁路行车安全,请判断图中甲处和乙处哪个更需要建立风沙防护体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发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 ,B ,C ,D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气候干旱,降水少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高中生做了水循环部分环节的模拟实验,下图示意实验过程,①②③是模拟水循环的某些环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代表的环节可能是

A.蒸发B.降水

C.下渗D.水汽输送

2由实验可知,形成③环节的必备条件是

A.降温B.加热

C.有凝结核D.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

指标
年份

GDP(亿
)(当年
价格)

第二产业产
值占GDP
比重(%)

实际利用
外资额(亿
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的相关内容。

2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  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上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卫星。至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读北斗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卫星发射时,英国伦敦(国际标准时间)的区时是(  )

A. 11月19日18时7分B. 11月18日17时7分

C. 11月19日10时7分D. 11月18日18时7分

2北斗三号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是(  )

A. 环境监测B. 城市规划C. 灾情评估D. 定位导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读沘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发电量 B. 增强通航力

C. 防洪与抗旱 D. 促进旅游业

2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是

①向斜 ②背斜 ③地垒 ④地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群崛起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2016年,成渝城市群被赋予西部大开发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等国家定位。《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列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之后的第四大城市群,并提出支持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近亿人,城镇密度和数量全国最大。成渝城市群规划面积18.5万平方千米;2017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865万,成都主城区常住人口1020万。虽古有“蜀道难”之说,但如今路网密集,对内对外开放通道众多,成都和重庆之间有300千米的高速公路及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开放创新程度不断提升,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近300家。但城镇化水平、人均GDP等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双方由于聚能与辐射的矛盾,造成资源争夺和市场冲突,竞争大于合作,如重庆以300多万辆的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成都近年来汽车产量已近200万辆。下图为成渝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及空间格局示意图。

(1)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为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

(2)概括成渝城市群范围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3)分析山城重庆发展为一座特大城市的自然条件。

(4)根据材料,提出重庆和成都两个核心城市在未来合作中的注意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