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
A.是b
B.到a的最短路线必须经过北极或南极
C.离a最远
D.到a的最短路线方向不可能一直不变
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
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自然资源、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牧区到农区的变化过程,逐步形成了东北、西北、西南和黄淮海平原四大肉牛优势区。下图示意我国1980—2011年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重心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A.农区役用牛需求量减小
B.农作物秸秆逐步成为重要的饲料来源
C.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
D.牧区土地荒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
2.吸引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移动的主要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C.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D.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
3.目前,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草场资源的优劣
C.政策扶持的力度 D.专业化生产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12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都市位于北半球温带气候区,下图是该都市在某年最热月及最冷月的逐日最高温及最低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气候条件下,最适合发展
A.乳肉畜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游牧业
D.谷物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12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小
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11.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1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马铃薯作为世界第四大作物,具有适应性广、耐寒、耐早、耐瘠薄、单产高的特点。
材料二:2015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含全高),具有悠久的种植传统,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
材料四:乌兰察布气候资料
(1)分析乌兰察布当地粮食种植结构中马铃薯种植比例一直较高的主要原因。
(2)列举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总产量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
(3)试总结南方地区马铃薯优势产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南方地区种植马铃薯对粮食生产与土地资源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理—自然灾害】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地震震中位于博克拉,该城市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震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很差,建筑物类型以砌石结构、土砖房为主。该地震是浅源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1.4倍,受灾范围近20万平方公里。
(1)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哪些?
(3)如何降低地震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第二中学高三上统练(五)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广州珠江新城为国家级中心商务区。下图甲为广州市局部示意图,图乙为珠江新城附近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情况。据此并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图甲中的( )
A.西北角 B.西南角
C.海心沙 D.二沙岛
2.图乙中能反映珠江新城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
A.④ B.③
C. ② D. 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末模拟文综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