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某自然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洋流
D.大气环流
(2)该自然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距海洋远,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弱
B.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D.自然带自身调节作用弱

【答案】
(1)C
(2)B
【解析】(1)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有寒流流经,大陆西岸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在寒流影响下,温度较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低,所以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纬度较低。(2)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在中高纬度。在中高纬度气温的年较差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从而导致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所以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模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区土壤盐碱化普遍

【2】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 B.从 C.从 D.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十年来,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回流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美国“再工业化”之前制造业外迁的原因是

A. 国内资源面临枯竭 B. 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C. 外迁地劳动力价格低 D. 寻找先进生产技术

2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主导因素是

A. 技术 B. 能源 C. 市场 D. 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连接中国喀什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通道。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

(1)“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往我国的最重要战略物资是 ,该类物资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2)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模式,影响印度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

(3)一艘载满货物的轮船从瓜达尔港出发驶向宁波港,航行适宜的季是 ,此季节图示区域出现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为 ,其形成的原因是

(4)图中山脉南坡的基带为 ,该山脉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陕西省地理事物示意图和西安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口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初期,位于陕北的延安市森林覆盖率不足10%。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由1 996年的16.3%猛增到2015年的46.35%,增速为全国第一。市内河流输沙总量也由1996年的2.68亿吨减少到2015年的1.93亿吨。

材料三 陕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该省矿产资源主要有露天开采和矿井采掘两种开发方式。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延安市植树造林对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2)说明西安市城市化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改变。

(3)说出陕西省矿产资源开采对当地水资源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

年龄构成(%)

流动人口数量(万)

0~14岁

15~64岁

≥65岁

第五次

22.89

70.15

6.96

14438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26139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是什么?这可能给广东带来哪些影响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带来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甘肃新疆主产区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水热资源丰富 B光照条件充足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农业技术先进

【2】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A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不断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用地规模

C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D全面推广浸灌方式,改善粮食品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 北欧国家芬兰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变化情况,堪称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18世纪中期即前工业化时期,芬兰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那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但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工业化开始后, 尤其是1825-1830年期间,虽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二战以后,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人人数增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芬兰许多居民点扩大,导致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
材料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芬兰在前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 , 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表现为
(2)在图中将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时间段用 符号表示,并在符号上表明现代型。
(3)根据图示分析,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4)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的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
A.
B.
C.
D.
(3)若该图为东亚冬季风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地中,乙是陆地
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高
C.丙气流的性质是温暖湿润
D.海陆热力差异是该环流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