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河漫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漫滩的形成与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有关
B.河漫滩发育于河流凹岸
C.在枯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
D.河漫滩属于堆积地貌
D
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凸岸,属于堆积地貌,在丰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其形成应是与堆积作用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味儿题。

小题1: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流做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读都江堰内外江模拟景观图(图8),回答15~16题。

图8
小题1: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关于内江和外江枯水期水流速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内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B.内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C.外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D.外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小题2:从人文景观的建造对自然影响所体现的思想看,下列人文景观与都江堰相同的是
A.埃及金字塔B.三门峡水电站C.新疆坎儿井D.阿斯旺大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地貌中,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因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和风化
C.水的溶蚀D.冰川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河流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沉积。图8是“河流作用与流速的关系图”,读图完成3~4题。

小题1:表示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③②①
小题2:据图示可知
A.黏土的起动速度最小,粗巨砾石的沉积速度最大
B.河流搬运物质的流速小于起动速度,大于沉积速度
C.物质颗粒越大,沉积速度越小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粒级
胶泥



卵石







 
粒径(mm)
0.001~0.01
0.01~0.1
0.1~0.2
0.2~0.6
0.6~2
2~6
6~20
20~60
60~200
材料二 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

小题1: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
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小题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小题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小题4: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按发生时间由先到后排列,依次是
A.风化→侵蚀→搬运→堆积B.侵蚀→堆积→风化→搬运
C.侵蚀→风化→搬运→堆积D.风化→堆积→搬运→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8为地理素描图,读图回答25--26题

小题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