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从北到南,我国居民的墙壁由厚到薄,屋顶坡度由小到大,这种文化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哪些变化

A. 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B. 热量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C. 热量和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减少

D. 热量和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平行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位于河口三角洲

B. 丙位于北坡,即阴坡

C. 河流②与河流③的流向相反

D. 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2.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显著的旅游资源是

A. 湖光山色 B. 瀑布飞流

C. 云海日出 D. 奇峰峡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宿迁市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生活类型

富裕型

小康型

宽裕型

温饱型

可承载人口(万人)

85358

93894

104330

117370

1.由上表可以看出

A. 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B. 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 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 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 60 亿元。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 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 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 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 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二诊模拟(3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中国国家地理》报道,“慢步中国”之“走胡线”步道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察线路。胡焕庸线是一条虚拟的直线,当把“胡线”落实到地球表面时,得到的是一条条形区域。这个区域两侧分别是人口密集和人口稀疏地区,也是地貌形态、人口分布以及人文现象的各种变化、交流、融合区。下图为“走胡线”东北段通辽—呼伦贝尔区示意图。

材料二 近5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24小时各月暴雪分布(单位:次)

(1)指出“走胡线”步道两侧的自然地理差异。

(2)根据材料二,说出呼伦贝尔地区发生暴雪的时间特点并分析成因。

(3)有人说中东铁路滨州段的建设将“胡线”向西挪动了,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左图为“北京市简图”,右图为“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城、顺义、平谷三地,地租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生态维护的同时可以主要发展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3)简要分析“二产发展带”布局在东南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

(1)图中A地的水循环为_____ 循环,B地的水循环为____ ___ 循环。

(2)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

(3)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

1.471亿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点)

1.521亿km

57′/d

29.3km/s

A.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