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暴雨冲刷和                
(2)树林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                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
(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加,导致土壤      。没有了树林,            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       灭绝等严重问题。
(1)烈日曝晒  (2)枯枝落叶 不断更新   (3) 退化(侵蚀)  枯枝落叶   物种
(1)图的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植被与土壤之间维持着正常的物质循环,森林起到明显的环境效益。(2)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来源于岩石风化,雨水来时,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3)图的左侧表示雨林被破坏后,森林的生态作用尽失,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也被破坏,从而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2分)读“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的最大城市是       (填代号),其周围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世界降水量最多的是       (填代号),其主要原因是       。(5分)
(2)夏季经过港口③到我国的油轮顺风顺水吗?为什么?(4分)
(3)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班加罗尔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奠定了印度软件大国的地位。试分析班加罗尔能够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的主要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非洲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沙漠面积广大
B.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两湖泊(R1、R2)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R1、R2湖泊分布在不同的(   )
A.大洲   B.板块    C.气候区   D.流域
6.R1湖南北两端的距离约为(   )
A.230千米  B.340千米   C.560千米  D.82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区域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小题1:如图所示区域中的字母和板块,对应正确的是
A.a一亚欧板块 b一印度洋板块 c一非洲板块
B.a一亚欧板块 b一太平洋板块 c一印度洋板块
C.a一印度洋板块 b一亚欧板块 c一太平洋板块
D.a一美洲板块 b一非洲板块 c一大西洋板块
小题2:图示区域的产品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是
A.铁矿、锡矿B.石油、铁矿
C.天然橡胶、油棕D.玉米、水稻
小题3:下列关于图示1200经线在南半球经过的最大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资源有煤、铁、石油、锰矿
B.东海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
D.是世界上重要的人口迁出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面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             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               ,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                     。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去中,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A.南亚B.欧洲C.亚洲东部D.北美洲东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均是岛国,工业均为“临海型”布局B.两国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
C.两国均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D.两国能源都能自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能克服河、湖、沼泽和土壤黏重等不利条件的因素是:      (      )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②陆路交通的发展 
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④小麦的种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