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
A. 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B. 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
C.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D. 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2】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 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⑤⑥
【答案】
【1】B
【2】D
【解析】24.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长江某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由图中地理信息可知,该河段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一段,河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缓慢,上游及支流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地上河,当雨季大量洪水来临时,易发生洪水泛滥,河流溃坝,河道频繁变化。
25.本题考查对河流的整治措施。由上题分析可知,河道的频繁变化主要是洪水泛滥造成的,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修建荆江大堤,起到拦蓄洪水的作用,①正确;河道的裁弯取直可以加快河道泄洪速度,③正确;建设防护林工程,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⑤正确;建设三峡水利工程,可以减少上游来的洪水,起到“削峰补枯”作用,⑥正确;大量采挖河沙和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都不能减轻荆江洪水危害,②④错误。
【1】根据图中注记名称,该河段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属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上游及支流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地上河。受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影响,河道弯曲,雨季排水不畅,易溃坝发生洪水泛滥,所以河道频繁变化,B对。位于湿润区,植被茂密,A错。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地壳变动不是主要原因,C、D错。
【2】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修建荆江大堤,起到拦蓄洪水的作用,①对。河道的裁弯取直,可以加快河道泄洪速度,③对。建设防护林工程,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⑤对。建设三峡水利工程,可以减少上游来的洪水,起到“削峰补枯”作用,⑥对。大量采挖河沙会破坏河床,加重洪水危害,②错。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不能减轻荆江洪水危害,④错。D对,A、B、C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季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北方
B. 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
C. 在冬季风控制下,我国北方冬春季节普遍多雨
D. 在冬季风控制下,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雨贵如油”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问题。
(1)丙河的汛期在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原因是;另一部分盐度降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 亚洲、欧洲、南美洲 B. 亚洲、欧洲、北美洲
C. 非洲、亚洲、北美洲 D. 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种养循环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效益最大化原则
【2】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农村生产联系图,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此时,该地太阳处于一天中最高位置,北京时间为12: 40,树影遮挡地面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
A. 23°26′S,120°E B. 23°26′S,110°E
C. 23°26′N,120°E D. 23°26′N,110°E
【2】图中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A. 防风固沙 B. 保持水土 C. 净化空气 D. 净化水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7月份均多雨 B. 流经乙处的是本格拉寒流
C. 丙位于大陆架上 D. 丁地石油资源丰富
【2】危及到丁地附近海岛国家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火山、地震 B. 泥石流、滑坡
C. 海洋环境污染 D. 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B. 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 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 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A. 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B.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C. 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D. 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