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
解答 解:(1)根据图可以看出A国为中国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为日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较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2)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的原因: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体输往B地;B地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3)B所在国为日本,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
(4)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量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而且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低;城市人口集中,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
故答案为:(1)
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
A国首都 | 温带季风气候 | 大陆性季风气候 |
B国首都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海洋性季风气候 |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以东亚部分地区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朝鲜半岛的地势、冬季日本的酸雨危害却比我国东北严重的原因、日本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及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省区 | 西藏 | 青海 | 甘肃 | 贵州 | 山西 | 陕西 | 新疆 |
脆弱度 | 0.832 | 0.804 | 0.782 | 0.715 | 0.692 | 0.661 | 0.653 |
省区 | 河北 | 内蒙古 | 云南 | 河南 | 安徽 | 吉林 | 湖北 |
脆弱度 | 0.620 | 0.619 | 0.593 | 0.589 | 0.538 | 0.525 | 0.477 |
A. | 0.837 | B. | 0.456 | C. | 0.695 | D. | 0.5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 B. | 北岸受冲刷严重 | ||
C. | 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 D. | 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7.5 台风 | B. | 6.8 锋面 | C. | 7.8 地形 | D. | 8.0 气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