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最可能原因是

A.年降水量增大 B.排水设施落后 
C.台风灾害频繁 D.城市人口增加 

B

解析试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频繁发生城市内涝,最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排水设施落后导致的。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排除A;台风影响的主要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排除C;城市人口的增加不能直接导致城市内涝,排除D。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沙洲岛形成于

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全球热量平衡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地面也升温
B.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但大气不吸收太阳辐射
C.就整个地球平均状况而言,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D.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共同影响下加大了气温日较差
【小题2】低层大气增温主要是     的结果
A.受太阳光直接照射
B.近地面臭氧吸收紫外线
C.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D.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台湾岛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屿近海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则最可能分布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小题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 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
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D.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湖水、长江水、黄河水三种含沙量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析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 B.①②曲线对应的是湖水、黄河水
C.0.7波长λ/μm的反射率区分度最大 D.含沙量与反射率呈正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并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I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向外迁始于                                                         (  )。

A.1985年B.1995年
C.2000年D.2005年
【小题2】导致Ⅲ区劳动力导向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西部大开发的推进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C.产品质量的提升D.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MN为晨昏线,P点为晨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时伦敦为5月8日,且P点位于图示位置时,北京时间为

A.5月8日15:00 B.5月8日3:00
C.5月9日15:00 D.5月9日3:00
【小题2】若该日为11月8日,且P点移至最北端时,P点
A.位于北极点上 B.位于北极圈上
C.出现极夜现象 D.出现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2000~2011年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经纬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时段,我国天然气供需重心的移动趋势是

A.生产重心持续向西北移动
B.消费重心持续向东南移动
C.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近
D.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
【小题2】我国天然气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
B.扩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C.缓解我国东南部交通运输紧张局面
D.加剧我国西北部荒漠化蔓延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