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广东省常住人口数居全国首位,而实际户籍人口数排第三位。出现此现象,主要是因为广东省:
A.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 | B.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
C.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疗养 | D.沿海,对外交通便利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拍摄于台湾省野柳海岸地质公园的海洋生物化石照片,据图回答问题。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
B.海水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 |
C.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风力侵蚀 |
D.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海水侵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沿30°N线附近地区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降水稀少 | B.地表崎岖 | C.土壤贫瘠 | D.海拔较高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水土流失加剧 | B.水量急剧减少 |
C.水体净化能力下降 | 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 B.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C.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 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
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
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烟台比济南
A.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 B.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 |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D.日出早,白昼时间长 |
A.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B.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C.流速慢,内河航运发达 | D.泥沙含量高,有结冰期 |
A.农产品流向 | B.土地利用现状 |
C.人口密度变化 | D.工业化推进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世纪80到90年代,温州市涌现出一批家族式企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读表,回答下题。
表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温州和全国的统计数据
| 温州 | 全国 | |
人口总数 | 912.21万 | 13.7亿 | |
比2000年增长 | 20.69% | 5.84% | |
年龄 构成 | 0—14岁 | 14.31% | 16.60% |
15—59岁 | 74.64% | 70.14% | |
60岁以上 | 11.05% | 13.26% | |
城市人口比重 | 66.02% | 49.68%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 | B.人口出生率比全国高 |
C.人口老龄化比全国严重 | D.青壮年人口迁入多 |
A.初期阶段 | B.加速发展阶段 |
C.后期阶段 | D.衰落阶段 |
A.外资企业建立 | B.乡镇企业发展 |
C.私营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河干流区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
C.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
D.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
A.松花江 | B.塔里木河 | C.淮河 | D.珠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全国假日办统计,2013年春节我国黄金周出游人数首次突破2亿人次,同比增长15.1%。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省区接待游客总数的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 |
B.广东游客总数比云南多,主要是因为广东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更高 |
C.云南与海南相比旅游收入低,主要是因为云南旅游接待能力有限 |
D.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的变化,反映了传统节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
A.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 B.形成主要受当地气候的影响 |
C.欣赏要注意把握季节 | D.都具有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