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
C.规模的全球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
A

试题分析:人工合成的DDT在大规模使用的几十年中人类只知道它在杀虫方面的特性,却没有预见到它对环境方面产生的危害,故本案例反映的是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20O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虽公报》称,2009年我国海域中未达到淸洁水质标准的面 积为146 980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7.3%。
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锌、铬、铜等,主要来自工业污水、矿山废水的排放及重金属农药的流失。此外,燃烧煤和石油释放出来的重金属经大气搬运,有些也会进人海洋:这些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被降解,到处扩散,达到一定标准后造成海水污染。 还有一些重金屈可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富集,形成毒性更强 的金属化合物。
(1)说出我国重金属严重污染海域。(答出四点即可)(4分)
(2)为什么这些海域重金属污染严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论述哪些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特征
A.高投入B.高消耗C.无污染D.高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B.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D.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完成题。

小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广东、福建B.上海、天津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小题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
C.第三产业发达D.煤炭消耗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1年8月13日壳牌石油公司英国分公司一处位于北海海域的油田发生漏油事故。

(1)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陆地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海洋上的          。目前最严重
的世界性海洋污染是          。(3分)
(2)该海域泄露的石油向东北方向扩散,原因是             。(1分)
(3)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石油泄漏可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哪些影响?(4分)
(4)保护海洋环境要遵循     原则、以防为主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    原则。(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十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小题。
程       环境
度     问题
地区




广东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新疆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小题1:甲和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①土地荒漠化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寒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
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我国正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
B.构建和谐社会
C.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D.培养民众节俭消费的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7年,随着巴厘岛国际会议的结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出现了转机。结合该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显示,工业CO2排放量大于50亿吨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
小题2:对CO2排放引起后果的叙述并不正确的是
A.荒漠扩大B.生物种类和生产率提高
C.沿海土地盐碱化增强D.气象灾害增加
小题3:防治酸雨的最根本途径是
A.大幅度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B.植树造林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