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如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D.区域差异较小 
【小题2】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
A.1953年、1985年 B.1975年、1993年 
C.1965年、2000年 D.1980年、1956年 
【小题3】我国江淮地区
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 
B.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长 
C.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 
D.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我国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图,只能看出我国降水量由南向北推进,不能看出降水量多少,A错;夏季风6月份以前影响250N以南地区,6-7月影响300N地区,7月以后影响350N以北地区,8月中旬以后又影响到300N地区,由此可见夏季风影响有季节变化,夏季风在各年份向北推进的位置不同,说明年际变化大,且区域影响差异不同,对华北、东北影响时间短。B、D错;C正确。
【小题2】由图可以看出:1955年、1965年对华南、东北影响时间长,1965年-1995年影响250N -350N范围时间长,2000年夏季风对我国各地相比其它年份影响时间都短。C正确。
【小题3】江淮地区主要是图示中250N -350N范围。可以看出:1885年影响该地区时间从5月底到7月中旬,近两个月,时间长可能引发洪涝灾害,A正确;1953年影响华南5-6月,影响江淮6月中旬到6月底,对华北、东北的影响是7-8月,说明夏季风影响时间短,B错误;1975年夏季风影响主要在江淮地区,时间长6月-7月中旬,说明雨季长,C错误;1995年7月-7月中旬,主要在江淮地区影响时间短,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可能较小,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图中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小题2】有关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含沙量比B处大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C.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D.此时处于枯水期、且无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左图示意某河流水系,右图中曲线示意该区域某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P地河流径流量、Q地河流径流量、Q地地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造成该河PQ河段东西岸沼泽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植被
【小题2】反映Q地河流径流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小题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图中数据为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与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之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省经济占比大于人口占比
B.贵州省应减少人口迁出
C.广东省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
D.应鼓励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及产业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还曾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马帮运输是滇、藏、川之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B.当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
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D.骡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小题2】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没有建设铁路线的必要 
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A.含有化石 B.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C.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 D.岩浆上升冷凝而成
【小题2】乙处
A.位于大陆架上 B.位于大洋海岭处
C.地质上为断裂构造 D.地壳较厚
【小题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壳活动频繁 B.多地震,并易产生海啸
C.板块生长边界,海沟多 D.岩层中常见火成岩
【小题4】丙岛
A.因板块挤压,大洋板块抬升而成
B.与周边联系少,岛上动、植物具有古老性、特有性特征
C.位于大洋中部,附近缺乏天然避风港湾
D.面积小,地势陡峭,淡水资源贫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MQ、MN、NQ分别为晨昏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 P点的纬度为30°,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00。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Q点的纬度可能是(   )

A.20°NB.0°C.30°SD.35°S
【小题2】有关该日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P点
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
C.N点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D.P点昼长1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