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B地区的人口自然
增长率为b,回答第19小题。
19.符合B图的国家
A.匈牙利
B.新加坡
C.印度
D.美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右图),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P点位于( )
A.南半球135??E B.北半球105??E
C.南半球105??E D.北半球135??E
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下图中④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 D.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高三上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如左下图)。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如右下图)。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
A.地壳厚度较薄地区 B.地壳比较薄弱地区
C.地形崎岖多山地区 D.板块张裂的地区
2.此次地震发生时,出现了“盾状小岛”,这表明
A.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
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
C.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
D.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下图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右下图为P地树影图。读图完成问题。
|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2.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的天气可能是( )
A.强对流降雨 B.强沙尘暴 C.绵绵细雨 D. 晴朗高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西省2010-2011学年高三9月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右图),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24~25题。
1.P点位于(
)
A.南半球135ºE B.北半球105ºE
C.南半球105ºE D.北半球135ºE
2.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下图中④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 D.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三地同学设计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图表。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成果。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丙两地所在的半球(南、北半球)。乙: 丙: 。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2)写出乙地经纬度 。
(3)下为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国儿组省区的对联,其中包括甲所在省区的是
A.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B.饮龙井荼,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C.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川肴蜀绣锦宫城,花径草堂
D.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拢地: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4)某同学在23°26′S,60°E的地方进行“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请参照上图,在右图中绘出12月22日该同学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的示意图。(注:请在图上标上北京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